谁说美人会迟暮, 谁说女人不刚强。 …… -精致生活·不老女神- 人来人往,匆匆行色。 岁月流转,时光沉淀。 谁说美人会迟暮,谁说女人不刚强。 不老女神 1 在人们记忆中, 她总是美得清新脱俗, 恬淡的笑容经岁月打磨, 愈发闪耀出动人的光芒。 她说“我已经90多岁了。 人生就好像一个时钟, 总有停止的时候。 但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事要做, 不想停下来。” 她就是不老女神:秦怡, 年2月出生于中国上海市。 她是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33世孙; 19岁时就认识周恩来总理, 而且两人很熟悉; 她是话剧“四大名旦”之一, 蒋介石受儿子影响也曾捧场; 郭沫若曾是她的证婚人。 她是《女篮五号》中的林洁, 是《青春之歌》中的林红, 是《铁道游击队》中的芳林嫂, 是《马兰花开》里的马兰…… 她是第18届金鸡百花终生成就奖得主; 她是东方的维纳斯。 被周总理夸为“中国最美丽的女人”, 国际巨星施瓦辛格也对她万分崇拜。 就是这样一位如此美好的女性,却因时代的原因颠沛离散,从出生起就经历生离死别。虽然在荧幕中让众人倾慕,然而在生活中她却承受着不为人知的辛酸与痛苦。 秦怡出生在一个封建大家庭,祖上是“上海城隍老爷”秦裕伯。但当时秦府已家道中落,她一出生即遭大伯、父母遗弃,所幸当日是正月初四迎财神,在大姐的哀求下,才被抱回家中而免遭噩运。 年,抗日战争爆发, 年轻的秦怡一心想去前线当护士, 却因战乱辗转来到了重庆。 16岁的她参加了重庆中万剧团, 在话剧演出中,即便只有一句台词, 她也要反复演练上百遍, 很快便崭露头角, 成为重庆话剧舞台的“四大名旦”之一。 那时的她靠演戏, 一人养活秦家11口人。 初露锋芒的秦怡开始尝试大银幕,在众多女明星中,她以一种铿锵玫瑰般刚强的美丽傲然独立。正因她的努力,秦怡一步步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女演员之一。 年,24岁的秦怡主演了她第一部故事片《忠义之家》,秦怡与赵丹主演的《遥远的爱》成为了她的成名电影作品。 接着她先后在《海茫茫》、《浪涛滚滚》、《女篮五号》等一系列影片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同年代、不同性格、具有东方女性神韵的形象。在众多观众心目中,她已经成为东方女性美的化身。 她说,她从来都不是明星,只是一个“演员”,一个用心演戏的演员。 2 在她16岁时却没想被追求者以死逼婚,第一任丈夫陈天国,虽然话剧演得好,却整天醉酒,一度对她暴力相加,年仅19岁的秦怡所有对于美好婚姻的梦想都破碎了,怀抱幼小的女儿毅然离家。 她的第二任丈夫是素有“电影皇帝”称号的金焰,韩国汉城(首尔)人,中国第一代影帝,比秦怡大12岁,多才多艺,秦怡非常崇拜他。 早在她还是少女的时候,他就已经红遍上海滩。而且众多热门电影《野草闲花》、《恋爱与义务》、《一剪梅》的男主角都是金焰。 就在婚后第七年时,由于两人思想上的差异,以及因秦怡工作忙碌而缺乏沟通,导致两人渐行渐远。“我提过离婚。”秦怡说。“但他不同意。他说没有爱情还有亲情,而且还有儿子。再说组织上也不会同意。” 秦怡回忆起与金焰的婚姻:“如果真有爱的话,也就是金焰一个人。我们当初的结合是郭沫若证婚的。别人当时都觉得我们般配得不得了。但是我们结婚六七年,生活情况一直不太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拍戏也特别多,一年四季都在外头,两个人的沟通非常少。” 在她事业最辉煌时,她被确诊患有脂肪瘤,医生建议手术切除。脂肪瘤手术过去还没有半年,她又被确诊患有甲状腺瘤。不断地上手术台,让秦怡不仅遭受了身体上的创伤,更多的是心灵上的折磨。 可是,噩梦远远没有结束,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秦怡又先后经历了6次手术,摘除了胆囊等组织。或许是经历手术次数多了,秦怡变得坦然起来,还给自己取了一个“时髦”的名字:挨千刀的。 生活的磨难并未因此停止,年初,44岁的秦怡在体检时又被查出肠癌,之前的那些大大小小的肿瘤,再看起来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她第一次感到了害怕。当时癌症绝对是医学界的难题,医生直率地告诉秦怡,即使手术成功,她也不可能活太久。 她接受了手术,但在术后没多久,又动身赴干校参加劳动,一去就是两年。或许是因为她坦然的面对,也或许是她坚韧的精神,两年后她的癌症既然奇迹般复原了! 3 年,秦怡离开了干校,再次投入到繁忙的拍戏工作中,就在所有观众都惊呼秦怡回来的时候,却没有人知道她内心的苦楚:她的儿子金捷。 金捷是秦怡与金焰的儿子,患有精神分裂症,还患有严重的糖尿病,那时她赚的钱和现在的影星相比,少的可怜,还有一个90多岁的姐姐需要照顾,还有卧病的丈夫,让她的生活雪上加霜。 那是年5月,读初三、准备考高中的金捷突然发病,医院检查,医生诊断是精神分裂症,潜伏期已经很长,无可挽救了。 年,金捷的病再次转型,从忧郁型转向狂躁,一发作会手舞足蹈,到年便开始动手打人了。 年和年,金捷间歇性的狂躁发作越加频繁,打人的事经常发生。金捷发病严重时,甚至会对秦怡拳打脚踢。她从未抱怨蜷缩着挨打,却劝儿子道“不要打妈妈的脸,妈妈明天还要拍戏”。 年国庆节快到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金捷的病情基本稳定,医院同意节日期间可以回家过节。“妈妈,我好了,你让我出院吧,出去后再不要进来了,我保证今后不会再打人了。”秦怡看着儿子,心里酸酸的。 年底,金捷出院了,秦怡越发精心照料。奇迹真的发生了,从那时到现在,20多年过去了,金捷的病情一直稳定,再没有发作过。 年时,卧病在床已20年的丈夫金焰逝世,她来不及悲伤还得细心照顾儿子与姐姐。 那时,金捷每天要吃3种药,一种治疗精神分裂症,一种治疗糖尿病,再一种是补钙和养肾保健药,一天三顿,不能停也不能乱,秦怡记得清清楚楚,到时就提醒督促儿子服用。 生病的时间长了,50岁以后,金捷的注意力越来越不能集中,看书看报最多看一行,看电视只能看一二分钟。偶然间,秦怡发现儿子爱在纸上乱涂乱画,“他会不会对画画感兴趣?”秦怡突发奇想,试着请一位画家上门教画,让儿子有事可做,生活过得充实一些。 金捷学画的兴趣越来越浓,稍有闲暇,他提着水桶,秦怡帮助背着画夹,母子俩一起到公园写生。金捷画好一幅作品,秦怡认真欣赏品评,一幅一幅保管收藏好。 年5月的一天晚上,上海波特曼大酒店举办慈善拍卖活动,秦怡带着金捷一起参加,同时带着金捷画的一幅水彩画《衡山公园》。最后,中国特奥会慈善大使、国际影星施瓦辛格先生以2.5万美元获得此画。 随后,记者采访了施瓦辛格先生,当有人问他为什么愿意出这么高的价格买《衡山公园》这幅画时,他动情地说:“秦怡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秦怡的老朋友吴祖光先生生前曾对秦怡说过一段话:“我非常佩服你的勇敢精神,身上伤痕累累,而你依旧美丽,风采袭人,还是保持着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真不愧是一位好母亲。” 从某种意义说,秦怡的后半生是为儿子活着。因此,施瓦辛格说得一点不错:秦怡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尽管秦怡小心翼翼地照顾着金捷,但在年3月,59岁的金捷因糖尿病并发肺炎,抢救无效离开了人世。这令秦怡悲痛万分,整天茶饭不思,一想起儿子就流泪,不久姐姐也相继离世。 她数次遭受失去亲人的悲痛。 4 儿子走了之后,她觉得“一下子没办法活下去了,几十年我都守在他身边,但他走了之后,我感觉两个月都坚持不下去,每天都在流泪。”她的精神支柱轰然坍塌了,她不知道为什么活着。秦怡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拒绝任何人探视。就在她一片茫然时,她看到了挂在墙壁上儿子画的作品,她意识到儿子并没有离开他,而是以另一种方式陪伴在自己的身边。 几天后,秦怡走出房间,她拿着两副画板,到公园之后,她投入地画了起来,以前她是出于陪伴儿子才一起画画,可是现在她觉得,是儿子陪伴在她的身边,让她不至于度日如年。 随着画画时间的增加,秦怡在稀释对儿子思念的同时,也重新找到了快乐。每天,她都会在画板前坐上一会儿,要么完成一朵花,要么完成一只鸟。这对于成天忙碌的秦怡来说,无疑是最好的调剂。 作品完成之后,秦怡会送到曾经辅导过金捷的老师手中。看到秦怡越来越充满童趣的画,老师非常惊讶。秦怡道出了自己画童画的缘由:“虽然金捷走了,只要尽量保持开朗、乐观,谁说80岁身体不能拥有40岁的精神状态呢?一个人只要精神上乐观就会始终充满活力。” 她还跟自己说:“如果生命还能反复一次,我一定不会像今天这样活着。但既然生命不可能反复,那我还是面对现实吧。小弟走前也说,妈妈,活着的人要学会放下。” 四川汶川地震时,她先后捐款20余万元,青海玉树地震后,又捐款3万元。她说,这些钱原本是想给儿子用的,现在小弟不在了,做母亲的就把这些钱给最需要的人。 无论面对怎样的重击,都没有终止她热爱的演绎事业,更没有击垮一个柔弱的女性!一位伟大的母亲! 年,以86岁的高龄接拍了电影《我坚强的小船》。影片讲述的是一个随农民工父母在城市生活的小男孩,想参加市里的青少年船模比赛,父母没钱给他买船模,他便自己动手,克服种种困难,用捡来的垃圾自制环保船模,最终不但如愿参加比赛,还获了奖项的故事。 片中小主人公的奶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导演彭小莲想到了秦怡。但当时剧组成员颇为担心:“秦怡老师自年后因身体原因就没再接拍过戏,她现在已85岁高龄,能答应吗?”当导演彭小莲怀着忐忑的心情找到秦怡说明来意后,秦怡竟爽快地同意出演。她说:“我喜欢孩子,他们是国家的未来,我愿意为他们拍电影!” 年春节后,著名导演江平要拍一部反映弃婴命运的公益电影《三个未婚妈妈》。当江平找到秦怡,希望她能出演一个角色时,秦怡当即对江平说:“弃婴是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社会问题,我的经历使我最能理解孩子没了父母该多痛苦,这部戏我接了!”就这样,90岁的秦怡再登银幕。 由于正赶上雨季,她的身体非常不适,拍摄期间几次停下来休息,但直到最后她都依然坚持完成。 就在所有人认为《三个未婚妈妈》 将成为秦怡的封箱之作时, 年, 她又接受了《心曲》剧组的邀请, 出演张光奶奶。 她将一辈子都投入在电影事业上, 已94高龄了,却登上高原, 去拍摄《青海湖畔》。 这部秦怡自编自演的封箱之作。 她曾为写好剧本,拖着年迈身体, 亲自到青海考察,历尽风霜险阻。 每天坚持写作到深夜, 一写就是几千字。 她说只要有勇气,坚持就是胜利! 一个95岁的高龄老人, 在海拔近米的高原上艰苦劳作。 她自己却还调侃地说: 导演们都上气不接下气地喘着, 为了安慰导演, 我也装样子喘一喘。 这个95岁高龄的老人, 不但经常吃着冷饭, 还要演翻跟斗等各类难度高的动作。 秦怡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精神, 受到人们的敬佩, 也得到社会的认可。 她先后获得“中国十大女杰”、 “中国非凡女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近80年的努力为她换取事业上的成功, 有着传奇般的故事。 尽管秦怡的家庭生活有些悲凉, 在光影交错的时光中, 痛苦多于快乐, 眼泪多于欢笑, 委屈多于喜悦。 但她说:“我幸福过、快乐过,也怨恨过。 这辈子在工作家庭上受难很多, 人家都说我心态好, 人终究都有过美好生活的愿望。 我从不认命,我会分析,就像剥桔子, 把这些心结一个一个、一层一层地剥开。” 杨澜曾问她: “您一生经历这么多苦难,战乱、 痛苦的婚姻、孩子的疾病等等, 您觉得您这一生算幸福吗?” 她想了想,慎重地回答: “幸福很难说,但是是值得的。” 图:网络文:沫情舒 END 张芝华老师年课程安排 (温馨提示:点击图片,可看大图,课程咨询可后台留言或者联系曾老师ue88) 张芝华身心美学 分享身心美学与生命美学,让每个人遇见幸福真实的自己! 点击下方文字,查看有关催眠的精彩文章 年张芝华国际催眠师专业认证班 催眠的好处你知道吗? 催眠大师向你揭示潜意识的秘密 解除自卑感的催眠方法 催眠与心灵图卡整合的神奇效果 催眠溯源,腰部疼痛的背后...... 催眠大师杰作,失眠的时候拿出来看看 神奇的舞台催眠视频 张芝华--催眠中寻爱 人人都是催眠大师--专访催眠师张芝华 灵性催眠并不神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