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绥芬河互市贸易区年5月20日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设立,年6月2日经中俄两国政府外交换文确认,年9月11日,黑龙江省政府(黑政函〔〕78号)界定绥芬河互市贸易区范围为6.5平方公里,覆盖绥芬河老城区。年8月,绥-波互市贸易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年8月9日哈尔滨海关批准设立绥芬河互市贸易区互市贸易点,年2月8日边民互市贸易点正式启动运营,落实国家互市贸易元免税政策。年开始,互贸区推动俄籍自然人作为俄方参贸主体开展互贸活动的登记管理,成立全国首个对俄边民交易结算中心,完善了边民互贸交易结算、跨境付汇、外汇监管、税金收取等操作规范,实现了“真边民、真交易、真俄货、真实惠”和“人到、钱到、货到、证到”全新互贸运营模式。 为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动能,进一步提高互市贸易规模,做大做强互市贸易,形成自贸引领区区联动的发展格局,促进互市贸易转型升级,绥芬河市着力建设新的互市贸易交易场地。其中公路互市贸易点由省龙运集团投资建设,位于公路口岸西侧紧邻国门,占地8.76万平方米,规划建设互贸申报中心、互贸交易中心、海关仓储库及附属设施等,具备卸装加工、仓储中转、分包配送、保税物流等服务功能,计划年年底投入使用。铁路互贸点由龙江外贸(龙申集团)在综保区东侧投资建设,年5月23日获得省政府批准(黑政函〔〕47号),是全国首个铁路互市贸易交易点,项目集边民互贸、跨境结算、金融服务、仓储物流、分销加工等功能为一体,于年1月通关运营,主要开展俄罗斯籍自然人与中国边民的面粉、亚麻籽、燕麦、葵花籽、亚麻籽油、葵花籽油等大宗农副商品的互贸交易。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边境贸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后,绥芬河互贸区紧抓机遇,顺应绥芬河自贸片区发展要求,深入挖掘15个新增准入国商品潜力,互贸进口国别由单一的俄罗斯一国,增至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韩国和乌兹别克斯坦五个国家,大力组建边民合作社,着力推动现行外籍自然人互市贸易模式向边民互助组织(合作社)形式参与互贸商品交易的转化,注册成立了富疆、富绥、富边、润绥、源境等五家边民互市贸易合作社,参社边民人,成功开展了油菜籽、大豆等互贸农产品的落地加工压力测试工作。 经过多年探索,截至年底,绥芬河互市贸易区累计过货量40.8万吨,交易额实现33.52亿元,占全省的80%以上,参贸人数达96.3万人次,上缴国税、地税合计.46万元,进口参贸商品主要以俄罗斯食品和农副产品为主,主要品种为巧克力、糖果、饼干、面粉、饮料、蜂蜜、鱼、贝、虾及面粉、亚麻籽、燕麦、葵花籽等。 信息来源:互贸区管理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