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绥芬河人都在 年8月16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到绥芬河视察。虽只有短短半天,却为绥芬河口岸的各项工作注入了活力,带来了生机。胡耀邦关于对外开放各项指示的前瞻性,已经被绥芬河的发展和今天的繁荣所证明。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周年的日子里,人们不禁忆起胡耀邦同志来我市视察并促进绥芬河对外开放的那些事情。 在市档案局,记者看到了一份记录胡耀邦同志来绥芬河视察的市委档案。同时在《绥芬河市志》上,看到了时任绥芬河市委书记刘源东关于胡耀邦同志视察绥芬河的回忆录。根据这两份史料,我们能够还原胡耀邦同志视察绥芬河的经过。 胡耀邦同志年8月16日来到我市视察。当天上午7时许,在毛毛细雨中,胡耀邦同志登上了绥芬河的汽车,他坐在第一排座上,原绥芬河市委书记刘源东和原黑龙江省委书记李力安坐在中间便于汇报的地方。 胡耀邦同志询问了绥芬河人口、土地、面积等一些情况,对国贸、省贸的问题十分关心,并作了明确指示。 一路上,刘源东向胡耀邦同志汇报了我市的两段兴衰史。绥芬河昌盛于年到年,那时,这里是“国境贸易都市”,旧中国在这里设有“中华市场”,是我省宁安以东的贸易中心,当时店铺有余家,人口达5万余人,有十几个国家在这里经商,所以历史上有“旗镇”之称。小镇的衰落从年初开始,日本侵略者占领了这个地方后,加倍防范苏联,封锁了边境,关闭了口岸,断绝了交通,当时外国资本、民族资本都纷纷转移,于是绥芬河变成了闭塞的死镇,人口急剧下降到余人。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也发生过大的变化,人们记忆犹新的是年代中苏友好贸易发展时期,之后是十年动乱时期,贸易虽然没有中断,但贸易量却仅仅是友好时期的1.5%。到了年代,随着中苏关系的变化,贸易量正有所增大。胡耀邦同志听了汇报很高兴,肯定了我市总结历史经验,致力于口岸的振兴、改革和开放的做法,一边点头一边说:“很好,很好,你们对中央开放的政策领会了,吃透了。”8时30分,胡耀邦同志视察了边防哨所,慰问了驻守在这里的指战员们。在国际旅行社,胡耀邦同志接见了绥芬河市党政主要领导人,并一起合了影。 9时10分,胡耀邦同志乘坐的汽车向宽沟站方向驶去,刘源东说路不好走。途中,胡耀邦同志微笑着说,你们路修得不错,乡土路也不错,怎么说不好走呢?刘源东说,下雨后没有把握,为了万无一失,不想让您走这段乡土路。胡耀邦同志这时幽默地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就不一致了。我们想快,你们想慢,我们怕搞复杂了,你们怕砸锅了。”正在谈话的时候,汽车突然陷入了泥坑,寸步难行,而这时天偏偏下起了小雨,原中央办公厅的李汉民风趣地说:“总书记既能来就能走,我们一起下车吧。”胡耀邦同志和大家下了车,向车站走去。 在行进的列车上,胡耀邦同志接着听取汇报,作出一系列指示。 胡耀邦同志很关心绥芬河市政建设,他询问对面口岸城市建设情况时,问最高的楼是几层,原绥芬河市长刘海涛回答说,有六层的。胡耀邦同志说,同他们比高低嘛,你们盖八层的。胡耀邦同志激励绥芬河要把市政建设搞上去,把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上去。胡耀邦同志还询问了我市的收入情况,他最关心的是如何让边疆人民尽快富裕起来,走兴边富民之路。在听了汇报后,胡耀邦同志语重心长地说:“我给你们提几条意见,人家密山铁西村人,户,万元户就有户,占三分之一,你们农民人均收入才元,太低了,可能是只想干国营、大的、集体的。你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到个体的联户上。我的意见要放开,要多搞个体的,搞多种联营,还要放开搞运输,没人贩运不行,搞个体的或联营的长途贩运,还要搞些长远的生财之道,如种树、种参等。他提醒说,搞工副业,市委不要霸道,要支持下面,要开放,现在当官的要为市民办事情,放要放到底,不要怕,要搞个体的,搞联户的。你们要针对小城市的特点发展经济,地不多也要搞多种经营,你们要想办法,三年内达到人均收入0元。” 在谈到中央对苏的现行政策是“不冷不热、不进不退、不前不后”时,胡耀邦同志站起来激动地说,这是中央的政策,是中央对苏的现行政策,但这并不是叫你们下边也都这样做,你们应该热乎嘛,你们下边越热乎越友好,就越有利于推动苏联上层集团的变化,你们用不着用这个格局套,要解放思想,要前进,要搞好贸易。 列车在运行,交谈在继续。在无拘无束的谈笑风生中,列车不知不觉地驶上了铁桥,轰隆隆的声响提醒所有人,车就要到站了。最后,胡耀邦同志诙谐地说:“我到你们市,你们没请吃,我也就不请你们吃了,咱们一起在车上照个像留念吧。”胡耀邦同志风趣的语言把在场人都逗乐了,他的乐观主义精神,深深地感染了车上的每一个人。免责声明本刊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版权属于原作者。 绥芬河商务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