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徐长有 老绥芬河是个什么样?现在的绥芬河人恐怕没几个说得出来。许多时候我们只能对着那些发黄的老照片想像一下这个百年口岸的前身是什么样子。在报社组织召开的弘扬绥芬河历史文化研讨会上,绥芬河市知名摄影家、原市委宣传部主任科员周长有说,老照片是正视历史最直接、最有冲击力的历史载体,它是一面镜子,更是历史永恒的凝固。 周长有说,多年前的绥芬河历史老照片留存下来的微乎其微,这对一座城市来说是一种遗憾,更是史料上的缺失。他说,绥芬河有些上了年纪的人还有“压箱子底”的有价值的照片,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力度,想方设法收集绥芬河老照片,这样可以对历史资料进行有效保护。 周长有热衷摄影在绥芬河市是出了名的,自年爱上摄影这一行,他用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和历史捕捉到了一个个动人的时刻:国家领导人来绥视察、公路口岸开通、贸易综合体开通、首届元宵节、中俄文化交流等等,每一个绥芬河发展的重要时机,他都以客观的视角如实记录下来,为我市积累了大量历史老照片。 周长有说,绥芬河地处边疆,是中俄边境线上的重要口岸城市,正是这多年,记录了绥芬河的历史变革,也记录了中国大地百年来的沧桑巨变。 周长有说,绥芬河在历史上被称为“旗镇”、“国境商都”,文字记述有体现,但照片却没有留下,应当注重收集这个时期的照片。 据介绍,上世纪20年代末中东路事件后,日本军队进来,设置兵营,日本人那时候出了一个日文的绥芬河风光明信片。这既是日本侵华罪证,也是值得保留的史料。偶然一个机会看到,周长有便翻拍了明信片,从明信片上能够看出当年绥芬河的景像。 老照片是过去社会生活真实的写照,是用摄影的语言来记录时事。周长有说,绥芬河博物馆有一块清朝勘界大臣吴大澄立在绥芬河边境线上的界碑,他用笔和纸描过上面的字迹,然后放在碑前重新拍照,为的就是留存下实物照片。 周长有说,绥芬河的发展应该从修筑中东铁路开始,发展一定是沿着铁路车站为中心,向周围扩散。他说,上个世纪50年代,绥芬河火车站站长徐君术,是绥芬河很厉害的人物,对绥芬河边贸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有很多老照片,很珍贵。 周长有认为,老照片具有真实记录历史、反映当时社会面貌的文献史料价值,老照片记录历史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记录历史是直观而迅速的,是最好的史料。 分享朋友:点击右上角菜单 选择发送给 朋友或朋友圈 中医治疗白癜风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