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8/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夜幕下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

中红网黑龙江绥芬河年8月9日电(布朋振、罗解难)黑龙江绥芬河市是座风光秀丽的山城,与俄远东滨海边疆区陆地相连,素有“东方旗镇”、“国境商都”的美名。

年,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的重大历史关头,由于当时国内正处于极为严重的白色恐怖中,很难找到一个安全的开会地点,故此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境外苏联莫斯科的近郊召开的。从年4月下旬起,瞿秋白、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和多位参加六大的代表相继分批秘密前往莫斯科,而绥芬河、满洲里等地下交通站也成为接送六大代表出入境的秘密通道。近年来,绥芬河市为纪念这段历史,特修建了一座很有意义的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

中共大会会址寻访团由于俄罗斯疫情的缘故,不得不放弃去莫斯科寻访的打算,遂决定改去绥芬河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参观。6月27日寻访团在武汉寻访完中共五大会址后,就直飞哈尔滨并转火车到达绥芬河。

参加绥芬河寻访的有:八一起义将士黄霖和年上海日商纱厂大罢工发起者胡瑞英的女儿罗解难、广州起义将士陈同生和新四军老战士张逸城之子陈海风。老红军张焕文、杨吉安之女张克明、原师将士,重机枪排排长暴士彬之孙暴朋振等。

寻访团傍晚到达绥芬河后,大家顾不得休息,换上长袖长裤,由绥芬河党史办同志陪同,兴致勃勃去欣赏了夜幕下通往纪念馆的红路和灯光灿烂的六大历史资料馆外景。

红路一侧排列着注明历次中国大会时间和地点的巨石

寻访团部分成员与绥芬河市党史办同志鲁斌(右一)、马晓峰(左一)

六大历史资料馆夜景

第二天上午,寻访团员来到绥芬河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这是国内唯一的一座中共六大专业历史展馆。该馆仿照莫斯科的中共六大会址建造。馆内共珍藏有中共六大相关历史资料多万字、图片多张、文件多件。馆内展陈面积平方米,展线米。

寻访团员在六大历史资料馆前合影

中共六大资料馆建筑群模型图

展览前言

该馆用翔实的史料和文物介绍了于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近郊五一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第一展区“六大召开前的国内形势”:展示了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政局和六大代表奔赴莫斯科的场景,以及共产国际组织对召开中共六大的帮助。

由于受到反动势力的一再打击,许多地方党的组织遭到破坏,到处都是白色恐怖,加之党内“左”倾盲动主义影响,中国革命陷入低潮,中共迫切需要召开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集中全党智慧认清革命形势,总结经验教训,明确新时期革命的性质和任务。然而,想找一处安全的开会地点并不容易。上海、广州、澳门、香港等多个地点都曾被讨论过。此时,中共中央考虑到年春夏,赤色职工国际四次代表大会、共产国际六次代表大会,还有少共国际五次代表大会都将在莫斯科召开,且中共也都将派代表出席,故此中共中央向共产国际提出申请,希望中共六大也在莫斯科召开,这样也能得到共产国际的及时指导。共产国际同意了这一方案,并把会址定在了莫斯科郊区。

会议筹备期间,苏联和共产国际的领导人斯大林、布哈林等分别予以指导,使中共领导人澄清了在革命性质和革命形势上的模糊认识。共产国际东方书记处派出大量人员参加了大会各项决议案的起草工作。大会分析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明确指出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现在阶段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总结党领导的军事运动和红军建设的经验,提出了加强军事斗争的任务;总结过去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提出反对“左”、右两种错误倾向。

第二展区"中共六大的召开",用大量的文献、史料详细地展示了六大召开的过程和主要内容。

中共六大会议室

中共六大主席台

出席六大的代表共人,其中有表决权的代表84人。瞿秋白代表第五届中央委员会作政治报告,周恩来作组织报告和军事报告,李立三作农民问题报告,向忠发作职工运动报告,布哈林代表共产国际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任务》的政治报告和关于政治报告的结论。

大会通过了政治、军事、组织、苏维埃政权、农民、土地、职工、宣传、民族、妇女、青年团等问题的决议,以及经过修改的《中国共产党党章》;选举产生了第六届中央委员会,选出中央委员23人、候补中央委员13人;选出由3名委员、2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审查委员会。随后召开的六届一中全会,选举苏兆征、项英、周恩来、向忠发、瞿秋白、蔡和森、张国焘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关向应、李立三、罗登贤、彭湃、杨殷、卢福坦、徐锡根为政治局候补委员;选举苏兆征、向忠发、项英、周恩来、蔡和森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委员,李立三、杨殷、徐锡根为常委会候补委员。

7月20日召开的第六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选举向忠发任中央政治局主席兼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主席,周恩来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秘书长。党的六大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

六大认真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对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根本问题,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它集中解决了当时困扰党的两大问题,即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问题,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问题,认为当时中国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党的中心工作不是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而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积蓄力量。这两个重要问题的解决,基本上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对中国革命的复兴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六大对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仍然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在城市,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估计不足,同时在组织上片面强调党员成分无产阶级化和“指导机关之工人化”,工人出身的向忠发被选为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实际上他没有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尽管存在着上述缺点,但六大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

第三展区“六大代表的回国与六大精神的贯彻”:主要介绍了中共六大代表回国的艰辛与六大精神的贯彻,展示了中共六大在我党历史的地位、功绩和作用,指出了中共六大的缺陷、教训与不足。党在白区组织的恢复和发展以及农村革命根据地扩大与巩固,标志着中共六大召开后,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对中国革命道路等重大问题在探索实践创新中逐步形成毛泽东思想的过程,标志着党开始逐步走向成熟。中共六大是我党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

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纪念馆建馆启动仪式时指出:“在中国人民饱受磨难的时候,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关头,来自中国各地的多名中共代表,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在俄罗斯人民和国际组织帮助下,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险阻,远涉万里来到莫斯科,召开了中共六大。中共六大在党的建设和发展、在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征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六大历史资料馆的附馆,还有一个“伟大历程中共一大——七大”全国巡回展。

参观完绥芬河的中共历史资料馆,寻访团员心情非常不平静。我们从北京来到绥芬河前,都感到路途遥远、顾虑重重。可想想那些怀揣中国革命火种的多名中共代表,他们是在白色恐怖下冒着生命危险来到绥芬河穿越国境,一路艰辛地奔向万里之外的莫斯科啊。他们从莫斯科回国又穿越了一道道封锁,将革命火种传播到了四面八方。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我们也更加认识到,我们党的发展历程是多么的曲折和艰难。共产党最初只有50多名党员,后不断发展壮大,历经白色恐怖的考验,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现在已发展为九千一百万党员的大党了。作始也简,将毕也巨。为了让革命的航船永远向前、绝不许烈士的鲜血白白流淌,我们必须要不断地加强党史教育,大力增强共产党员的党性,清除那些动摇、腐败的变节分子,永远铭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坚持为人民造福、为民族复兴的使命,不惧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革命到底!

我们永远感谢俄罗斯人民对中国革命、中国人民的支持和帮助,愿中俄友谊源远流长!

我们留恋那带有些许俄罗斯风情的、美丽的绥芬河边境小城,感谢豪爽、热情的绥芬河党史工作者主办的六大展览,给我们上了一堂丰富的党史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