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看白癜风的医院较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文丨西部菌 这注定是史上最特别的“五一”假期。 一方面,这是今年的首个旅游小高峰,另一方面,连休5天,也是年以后最长的一个“五一”假。 这些年,“十一”、“五一”等黄金周、小长假,从来就是拉动消费不可多得的机会。 餐饮、住宿等消费严重受损,“五一”假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了。 所以,武汉黄鹤楼时隔98天后恢复开放; 四川首趟旅游专列日前从成都出发开往阆中; 苏州近日召开旅游促进大会,发放70万份旅游大礼包…… 虽然按照要求,目前景区每日接待人数不能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但可能从来没有哪一年,我们如此在乎“五一”这样的黄金周。 到底哪些地区最需要“报复性”消费?哪些城市又将是这个最特别的“五一”假的最大赢家? 01 根据统计数据,一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下降19.0%。 从地区看,31省市区社消总额在一季度均出现了下降。 来源:中新经纬不过,湖南、安徽、江西、福建、贵州、四川、甘肃、云南、浙江、广西、山东、河北、宁夏、江苏、重庆,共15省市跑赢了大盘。 其中,湖南、安徽、江西、福建、贵州、四川、甘肃的表现相对最好,降幅未超过-13% 降幅最大的,没有意外,是湖北。另外,海南、黑龙江、新疆的降幅也在30%以上。 很明显,这几个地方自然对“五一”假期这种集中性的消费窗口最为依赖。尤其是海南,旅游本就是房地产之外,最大的支柱性产业。 02 当然,目前全国已无高风险地区。 但是,还有一些地方依然属于中风险地区。它们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和辽宁两省。分别是: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绥芬河市、西安区,哈尔滨市南岗区、道里区、道外区、呼兰区、阿城区、木兰县;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 相对来说,主要中风险地区都位于黑龙江省。且哈尔滨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一个有中风险区域的省会城市。 也因此,目前黑龙江方面对“五一”假期中的旅游活动有严格要求: 实行“一景一策、一景一案”防控机制,对A级旅游景区限流;旅游景区只开放室外区域,室内场所暂不开放;景区不采取免票形式吸引客流、不允许游客在景区内聚餐,旅行社不组织包车游、不组织“跨地市游”。 基本可以确定,黑龙江乃至整个东北地区,在这次“五一”旅游小高峰中的活跃度,将受到相对更大的影响。 不过,从长远看,旅游将是未来东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之一。 去年的重磅文章在谈及推动东北全方位振兴时就明确指出: 要加强传统制造业技术改造,善于扬长补短,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健康养老、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新增长点。 03 “五一”消费对经济发展到底有多重要? 根据相关机构发布的年22省市五一旅游数据: 四川、陕西、山西、江西、贵州,年“五一”旅游人数位居前五。它们均位于中西部地区。 而这几个地方,尤其是四川、江西、贵州,一季度消费方面受影响相对较轻,如果“五一”能够继续延续去年的势头,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相对优势。 从城市看,年“五一”旅游十大客源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武汉、南京、深圳、杭州和西安; 十大人气旅游城市分别是:北京、厦门、重庆、上海、西安、成都、杭州、昆明、广州、贵阳。 可以看出,这些城市有几个明显特点。一是除北京、西安外,均分布在南方。 二是,重庆、西安、成都、厦门、杭州等,都是这几年炙手可热的网红城市。 三是,客源地和目的地重合度高,且全是一二线大城市。 对比之下,今年的“五一”格局应该并不会有大的变化。 如某旅游平台上星期发布的“五一”旅游消费新趋势显示,客源地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南京、北京、重庆、西安、长沙; 排名前十的目的地依次为:上海、广州、北京、成都、深圳、杭州、南京、西安、重庆、长沙。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响应等级降低,北京也大概率可以进入客源地前十。 这些城市的分布,与去年的统计,其实基本吻合。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五一”旅游的主要消费拉动力,依然将主要来自大城市。 04 当然,社会出游方式带来一定的影响。这种变化,作用到具体的城市旅游发展上来,也将会带来一些改变。 比如,各方预计,今年“五一”假期自驾游和周边游是主流。 相应的,那些机动车保有量相对较大、靠近旅游消费中心的地区,在发展旅游时将获得更大的比较优势。 根据机动车保有量排名,目前万以上的城市为北京、成都、重庆、苏州、上海。 这些城市在自驾游成为主流的时代,会愈发显示出在旅游上的内需优势,当然,它们也是周边地区的重要客源地。 而那些大城市、都市圈内部和周边的旅游资源集中区域,有望继续提升自己的旅游价值。 比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两大中心城市重庆、成都,本身既是重要的客源地,也是全国性的旅游目的地,且旅游资源相对丰富,背靠川渝超过一亿的人口基数,旅游经济表现自然值得期待。 另外,成渝双圈时代,两地旅游业也迎来更大的机遇。 如就在最近,作为重庆和成都两大“顶级流量”、地标景点的洪崖洞、宽窄巷子,就产品互推和游客导流等领域达成深入合作共识。 有理由相信,双圈时代,重庆、成都两大“网红城市”的旅游流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