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俄罗斯特派记者张晓东●本报记者赵觉珵●柳玉鹏 “中国公民切勿通过绥芬河口岸回国”,中国驻符拉迪沃斯托克总领馆日前的一条提醒让这个位于中俄边境的小城登上微博热搜。根据黑龙江省卫健委9日发布的数据,8日0-24时,黑龙江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40例,其中39例由绥芬河口岸从俄罗斯输入。面对巨大压力,绥芬河口岸从7日起临时关闭,这个常住人口不足7万人的小城也第二次按下“暂停键”。在当地的严格防控下,目前尚未发现与输入病例相关的本土病例。随着境外疫情持续蔓延,类似绥芬河这样的边境小城如何守住“国门”,成了中国抗疫新的焦点。 绥芬河境外输入病例占全国11% 9日,黑龙江省卫健委副主任葛洪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4月8日24时,全国累计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例,其中黑龙江省例,占11.5%;经绥芬河境外输入例,占全省96.85%。全国累计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例,其中黑龙江省例,占42.3%,全国排名第一;经绥芬河境外输入例,占全省89%。 绥芬河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已连续多天增长。这些输入病例原籍来自除西藏外的全国各省市,一半以上是黑龙江以外人员。他们都有相似的行动轨迹,即由莫斯科乘飞机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然后转乘汽车至绥芬河口岸。有些病例还是从欧洲经莫斯科转机而来的。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生活20余年的康先生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近期俄罗斯直飞中国的航班大幅减少,不少华人华侨只能通过陆路回国,由于交通便利,绥芬河口岸通常是入境首选。 在莫斯科生活多年的牛先生8日通过绥芬河口岸入境并经过了核酸检测,目前正在隔离中。牛先生9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现在选择从莫斯科回国的一大半是在俄经商的中国人,其中有不少是因为身体不适,担心在俄得不到及时救治才回国的,这可能是绥芬河口岸入境人员中有较多感染者的原因之一。一名仍在莫斯科的华侨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许多返乡者是莫斯科萨达沃市场的中国务工人员,他们为省钱集中居住在市场旁的公寓楼里,人员混杂,很容易感染,不少人已经出现症状。市场关闭后,房东也不让他们进公寓,他们无处可去。由于从莫斯科至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国内航线,价格便宜,所以他们都选择这条路线回中国。 由于入境人员骤增,口岸检验检疫能力和市区隔离检测能力已超过极限,绥芬河口岸从7日起临时关闭,恢复开关日期另行商定。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8日称,从中俄两国有关主管部门获悉,中俄陆路边境口岸人员通道目前已全部临时关闭。 绥芬河如何守“国门” 随着输入病例持续增加,绥芬河的防疫压力急剧加大,医疗体系不堪重负。绥芬河是县级市,总人口不足7万。医院、卫生院共6个。绥芬河全市核酸检测能力只有每天96份,医院只有17张病床。9日,绥芬河市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