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2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一、白玉山景区

包括白玉山塔、海军兵器馆、军港游园、甲午古炮、万忠墓纪念馆、旅顺火车站、友谊公园、百鸟园,共8个景点。

1.白玉山塔

白玉山的本名叫做西官山,相传北洋大臣李鸿章来到旅顺口视察,登顶白玉山巅远眺港口,听说对面的山叫黄金山,随即说:“既有黄金,当有白玉。”从此,西官山就改称白玉山,沿用至今。日出碧海、白玉西曛、鸟瞰军港、以史为鉴等景观是其代表性看点。就是这样一处美丽的景致,却几经战火硝烟的沧桑洗礼,铭刻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千秋罪恶,记载着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篇章,伫立在我们眼前的市级保护文物—白玉山塔,既是历史的见证。

年2月8日日俄战争爆发,经过天的激战,直至年1月2日俄军在投降书上签字,宣告日俄战争结束。日本侵略者由此开始了在旅顺口长达40年的殖民统治,使这座世外桃源般的静谧小城瞬间跌入了梦魇般的人间地狱。日本统治期间,为了美化侵略战争,祭祀侵略军的亡灵,于年11月开始在白玉山的北坡兴建白玉神社纳骨祠,年3月竣工,整个建筑为典型的日本神社祠院风格,占地面积平方米。在日俄战争旅顺围攻战中,日本陆、海军战死、病死的人的骨灰存放在纳骨祠的地下室内。现保存有纳骨祠的部分残址,位置在对面的海军兵器馆院内舰桥下面。在兴建纳骨祠后,日军于年6月强招万余中国劳工在白玉山纳骨祠南面山顶兴建这座塔,原名“表忠塔”。年11月竣工,历时两年零五个月,耗费资金25万日元。该塔为圆形,形似一支蜡烛,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塔内为铁制螺旋台阶通向塔顶,塔身高英尺(约66.4米),塔顶高29英尺(约8.84米),塔顶呈炮弹形,远处观看似一支燃烧的蜡烛头火苗。建筑塔基的部分石料,是从日俄战争期间日本海军闭塞旅顺口的17艘沉船中打捞上来的。在塔的北门入口右上方的墙壁上镶有一块铜牌,记载着为建纳骨祠和“表忠塔”捐款者的单位和个人姓名。在炮弹形塔顶端北面,即朝向纳骨祠方向,嵌有一块铜牌,铜牌上铸有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和陆军大将乃木希典撰写的铭文,铭文记载了日俄战争旅顺要塞争夺战的简要经过。“表忠塔”三字由日本皇胄伏见宫贞爱亲王题写。年旅顺解放,当地政府将“表忠塔”这个臭名昭著的、浸透着日本军国主义毒素的名字剔除,更名“白玉塔”。年又依山而名改称“白玉山塔”。历史是无情的,日本侵略者当年修建的这座用于千秋传颂的表功之塔,如今成为揭露帝国主义罪恶的国情教育场所。它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反面教材,时刻告诫着国人勿忘国耻,警钟长鸣,以史为鉴,居安思危,绝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2.海军兵器馆

旅顺海军兵器馆始建于年,由原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同志亲笔题写馆名,是我军第一座兵器展览馆。宗旨是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海军建设成就,展示我国海军发展的历史,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和革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族的国防意识和海洋意识,激发全民的爱国热情,是辽宁省国防教育和大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旅顺海军兵器馆座落于大连市旅顺口区白玉山景区北侧,南临著名的旅顺军港,西观老铁山自然保护区,环境优美,风景秀丽。室内展区和室外展区连成一体,自然环境得天独厚。

旅顺海军兵器馆室内展室分水中兵器陈列室、轻武器陈列室和中国海军各时期的制式服装以及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期间外国侵略者侵占我领土,屠杀我人民的珍贵历史照片和罪证。

水中兵器室的各种水雷、深水炸弹和五管发射炮等能让你了解水中武器的奥秘,增加海防知识。

轻重武器陈列室能让您大开眼界,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弱到强发展历程。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 中使用过的武器会让您思绪回到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体会到先辈付出的艰辛,更能使您理解“和平”是需要强大军队做保证的。

陈列展出的各种展品多种,余件中比较重要的有:年毛泽东同志视察“南昌舰”,题写“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建立强大的海军”时坐过的座椅等实物展品……

室外展出的兵器,都是我军曾在战场上使用过的兵器:参加过台海战役、拍摄过电影《海霞》的“海鹰一号”鱼雷快艇、年对越反击战中使用过的69式坦克、抗美援朝后期苏联提供的“歼5”战斗机、曾多次参加过抢险救灾的海上直升飞机……这些兵器不仅可供您参观拍照留念而且还可以登攀亲临其境,让您亲身体验操炮、架机、驶船的美妙感觉。

潜艇指挥室下面就是日本侵华罪证“纳骨祠”。“纳骨祠”是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联合舰队指挥官东乡平八郎(甲午战争时期日本“浪速”舰舰长。偷袭清廷运兵船“高升”号屠杀宁死不降清朝士兵的罪魁祸首)、陆军指挥官乃木希典为祭祀战争中死去的士兵,存放骨灰而修建的。为向日本天皇表示效忠,在山的南面还建造了“表忠”塔即现在的“白玉”塔。日俄战争中双方共伤亡近10万人,而中国的平民伤亡30余万人……

3.军港游园

军港游园位于旅顺市中心、旅顺口北岸,距旅顺火车站0.4公里,南与老虎尾半岛相望,北居白玉山脚下。

军港公园呈带状,南北长度米,东西最大宽度34米,面积平方米。

清朝末年(年),北洋大臣李鸿章选址旅顺作为北洋水师驻扎地,并选派道员马建忠前往旅顺详细勘查。当年秋天,李鸿章专程前往旅顺,为组建北洋水师、修建旅顺船坞作料地考察。当时,李鸿章奏请朝廷,以“北洋佐理需才”为由,选调三品道员袁保龄委办北洋海防营务。年又将其派到旅顺担任旅顺港坞工程总办,足以见得李鸿章对旅顺的重视。

年9月历时8年,旅顺船坞竣工,同时,沿岸防浪堤坝也修筑完成,共耗白银.35万两。沿岸防浪堤坝所用紫色花岗岩石条都是从山东长岛运来的。现在,军港游园的沿岸堤坝就是当年袁保龄主持修建的沿岸防浪堤坝的一部分,历经百年沧桑,堤坝依然完好,只是堤坝上原铸铁和花岗岩缆栓早已消失。

年前,日本侵略者统治旅顺时期,军港游园旧址曾作为渔码头供各种渔船靠泊,每天的来往渔船以及鱼贩不计其数,临港商业一度繁荣。当时,本地人称这里为“坝沿”,而且这个称谓一直沿用至今。所以,即使现在到旅顺向年龄稍大一点的人打听军港公园,也许不得指点,但是问及“坝沿”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年8月22日,苏军进驻旅顺口后,曾修建一条自旅顺火车站至旅顺船坞的单轨铁路运送军需物资,途径军港游园,并在这里修建军需仓库一座。至此,渔码头的氛围渐被淡化,而军港的概念逐步形成。

年,旅顺口区城建局规划建设军港游园并于当年完成。

位于军港游园西端的“醒狮”青铜雕塑,长6.2米、宽2.1米,高水平米,取义旅顺口历史曾有“狮子口”之称,比喻如今的旅顺口犹如沉睡的雄狮猛醒,昂首待发。位于军港公园中部的“旅顺口”石碑,取自于老铁山天然巨石雕凿而成,碑长2.2米、宽0.85米、高1.7米,重达1.7吨。石碑正面镌刻着郭沫若笔体“旅顺口”三个大字,背面则刻有记载旅顺口由来的碑文。

立于堤坝之上举目望去,闻明遐迩的旅顺口还有“老虎尾”近在咫尺,时常可见进出旅顺口的海军舰船几乎是贴着堤坝穿行,运气好的话,还可能一睹潜艇出水壮观场面,每逢此时,手持相机的游客总是不停地按动快门,惟恐失去这难得一见的景观。还有那拂面而来的习习海风,更能给人以心旷神怡的心境。所以,一年四季即使在旅游淡季,慕名来军港公园观光游览的游客总是络绎不绝。

4.甲午古炮

位于白玉山南路半山腰拐弯处,有一尊铁炮,其炮口正对旅顺港港口,这尊铁炮是年清政府从德国购进的克虏伯加农炮,口径为毫米。在日俄战争中沙俄军队为加固旅顺口要塞的防御,从老虎尾西鸡冠山炮台把此炮搬运到老铁山巅,年2月,战胜沙俄军队的日军为了炫耀其功绩,将此炮安置于白玉山的半山腰上。

5.万忠墓纪念馆

万忠墓纪念馆位于旅顺白玉山东麓。在这座被苍松翠柏环抱着的墓园里,长眠着的是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期间被日军野蛮屠杀的旅顺近两万殉难同胞的忠魂。每年清明和11月21日这两天,人们会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凭吊和祭祀先辈忠魂,祭扫先辈墓地。在这里记录了一场震惊中外的“旅顺大屠杀”全过程,记录了一段近代旅顺口沧桑悲怆的历史。

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发动了甲午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凶残的日本侵略者在这里制造了一起震惊中外、惨绝人寰的历史惨案——旅顺大屠杀。

年11月21日,日军侵入旅顺口后,对我无辜的百姓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大屠杀持续了四天三夜,上至年迈的老人,下至刚出生的婴儿竟无一幸免,就连肢残体弱卧病在床的弱势群体也在劫难逃。此时的旅顺口尸横遍地、血流成河,其惨象令人不忍目睹。英国海员艾伦以及许多外国记者都目睹了这场大屠杀的凄惨景象,他们在揭露日军暴行时写道:“日本兵把一群逃难的人赶进池塘,用枪打,用刀刺,顿时,水里断头的、斩腰的、穿胸的、破腹的搅成一团。”他们还记述道:“在旅顺上沟一家店铺的栅栏上插满了人头……一个才几个月大的婴儿被一根粗铁棍捅穿钉在柜台上……”日本随军记者龟井兹明在《日清战争亲历记》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旅顺街市向南有三条新街,在街头挂着‘东新街’、‘中新街’、‘西新街’的牌子,街市房屋约有两千间,墙倒房塌,甚为荒凉。路上尸骨成山、血流成河,两侧民房狼藉不堪。屋内也有伏尸,鲜血淋漓,无处插足。仔细看看这些尸体,有的被砍掉了头,脑浆迸裂;有的从腰部、腹部砍成两截,肠胃全部裸露在外面……”

面对敌人的屠刀,旅顺人民不畏强暴,奋起反抗,他们用斧头、铁锤、菜刀与敌人搏斗。打铁为生的苑铁匠,手持铁锤躲在门后,日军闯进来,他用铁锤砸死日军数人后,壮烈牺牲。织布匠陈永发,也是用织布刀砍杀日本兵后,英勇就义……像这样的英勇事迹举不胜举。

为了遮人耳目,毁灭罪证,日军在大屠杀过后,将免遭杀戮的人组成一支“扛尸队”,强迫他们把死难者的尸体集中起来焚烧,一连烧了十几天,然后把骨灰埋在白玉山东麓,也就是现在的万忠墓,并立有一块“清国将士阵亡之墓”木牌来掩盖杀戮无辜百姓的罪行。

年的“三国干涉还辽”,迫使日军于年11月撤出旅顺口。清政府委任直隶候补知州顾元勋作为接收大员接管和处理旅顺口政务。这期间,顾元勋了解了旅顺大屠杀的全过程,对日军的野蛮行径深恶痛绝,他根据当地人民的意愿,主持整修墓地,建亨殿草房三间,并亲题“万忠墓”三个字,同时立碑一块。自此,每逢祭日,各界人士都来这里扫墓祭奠。

年3月,在日本殖民统治期间,旅顺华商公议会爱国人士陶旭亭、孟魁三等人发起重修万忠墓,并树立第二通万忠墓石碑。

抗日战争胜利后,年11月,旅顺市政府再次重修万忠墓,将亨殿改建为瓦房,并在亨殿正门上方悬挂“永矢不忘”横匾,并立第三通万忠墓石碑,将日军的暴行和重修万忠墓的简要经过刻于碑阴。

年是旅顺大屠杀百年纪念,旅顺口各界人士举行了“甲午战争旅顺死难同胞骨灰安葬仪式”。在清理原墓穴时,发现了大量死难同胞的遗骨和遗物,其中有妇女儿童佩戴的各种饰物,有老人用的烟袋嘴儿,还有仅一毫米厚的婴儿头骨等等。这些重大发现,为揭露日军的暴行提供了确凿的物证。

年11月21日这一天,旅顺各界人士隆重举行了“甲午旅顺殉难同胞百年祭”活动,并树立了第四通万忠墓石碑。国务院总理李鹏为捐款新建的旅顺万忠墓纪念馆题写馆名。

旅顺万忠墓纪念馆包括展现旅顺大屠杀的半景画展厅、蜡像展厅在内的四个展厅,以大量的实物、史料图片和文件,全面、真实地再现了旅顺大屠杀全过程,我们可以在这里详细了解中日甲午战争以及旅顺大屠杀的背景和过程,“翻阅”中国近代史中旅顺口沉重而又悲怆的一页。

年,万忠墓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一丘黄土埋忠魂,甲午惨案昭后人。旅顺大屠杀暴行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领土上犯下的滔天罪行,中国人民以及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将永矢不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富裕强盛才能永远立于世界之林,这条先烈用生命和鲜血验证的真理人们将世代铭记!

6.旅顺火车站

旅顺火车站位于旅顺口区井岗街8号,东为白玉山脚下的民用建筑,西为龙河,南为旅顺军港,北为车站公寓。它是东省铁路最南端的周(水子)旅(顺)支线的终点站。

旅顺火车站建于年10月,站舍为典型俄罗斯风格的木质平房建筑,坐西朝东,由候车室、乘务员室、站台长廊、厕所等组成,候车室正中有俄罗斯风格铁皮鱼鳞瓦塔楼。占地面积平方米。沙俄出于军事和海陆联运的需要,将站址选在旅顺军港附近。

年5月7日,俄国强迫清政府在彼得堡签订了《中俄续订旅大租地条约》,其中第三款规定了东省铁路的支线终点是旅顺口和大连湾。同年7月6日,清朝专使许景澄、杨儒与沙俄东省铁路公司在彼得堡签订了《东省铁路续订合同》,其中有一款,东省铁路筑至旅大,取名为东省铁路南满洲支线。年由6个工区分别从哈尔滨和旅顺相向施工,年11月,南满支线正式通车,全线长61公里。年7月14日,东西主干线(满洲里——绥芬河)正式通车。年9月,日俄签订《朴茨茅斯和约》,日本强占了长春至旅顺铁路,直到年日本战败投降。年8月22日,苏军进驻旅顺,该站被苏军接管,由中苏两国联合经营,隶属中国长春铁路管理局。年12月31日,由中国正式接管,现为沈阳铁路局大连分局周水子车务段管辖的二等站。(中国历史文献称“东省铁路”,后改为“中东铁路”。日本文献称“东清铁路”,后改为“东支铁路”。俄文直译“中国东部铁路”或“中国东方铁路”。)

年5月25日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7.友谊公园

友谊公园是为纪念中苏友谊和旅顺解放而修建,始建于年,总面积1.9万平凡米,是旅顺重要的红色纪念景观。友谊公园坐落在白玉山东麓,以旅顺解放塔为核心景观,年春改建为现在的广场形式。旅顺解放塔在广场中央威严耸立,顶端有花岗岩雕凿的五角星,正面有花岗石雕刻的镰刀和锤子,背面是石刻军旗覆盖着的辽东半岛地形图,中苏两国文字的石刻清晰记录着人们的感激之情——“感谢从日本帝国主义奴役下解放旅顺的苏军。”

8.百鸟园

百鸟园占地1万余平方米,园内顺山势围网架设,露天放生驯养各种飞禽数十种约五百余只,其中有国家一、二类珍禽孔雀、红腹锦鸡、蓝马鸡等,还有鹦鹉、黄鹂等观赏的珍奇鸟类。园内还特设吸引游客的斗鸡表演、孔雀放飞、钓鱼、射箭等让游客观看和参与的节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