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档案 刘慧言,多年中学语文教师,密山商业局退休干部,现定居海南。报刊专栏撰稿人,省电台特约评论员,主办《刘老师语文工作室》,《语言思维章法训练教程》一书作者。 绥芬河散记 文/刘慧言(黑龙江密山) 因为要在10月初赶到沈阳参加亲属女儿的婚礼,我们一行在9月30日便到了绥芬河市,因为临近十一,卧铺票很难买,我们是在这里买到去沈阳卧铺票的。为了在这里逛一逛,所以提前到了两天。绥芬河市是个不大的风光秀丽的边境小城,位于黑龙江的东南部,它的东面与俄罗斯远东滨海边疆区接壤,通过绥芬河口岸,经由俄罗斯的弗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纳霍德卡等海港,陆海联运货物可直达日本、韩国、美国、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是目前中国通往日本海最大的陆路口岸。绥芬河口岸已有百年的历史,地理位置优越,处在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同时也是承接我国振兴东北和俄罗斯开发远东两大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被誉为是连接东北亚和走向亚太地区的“黄金通道”。绥芬河市的辖区面积只有平方公里,下辖两个镇,全市人口仅21万,市内人口只有5.2万人,是全国最小的城市之一。别看它小,它的好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在中国近代史上都要书写一笔的。一、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绥芬河市是由河流而命名的城市。“绥芬”为满语,是“锥子”的意思。绥芬河系小溪性河流,穿山越岭,蜿蜒跌宕,水流落差很大,弯曲迂回处众多,河床弯曲突出的部分犹如“锥子”,故满族人称之为“绥芬河”。年,沙皇俄国修建的中东铁路,就是沿着这条绥芬河河谷进入中国境内的,由俄罗斯的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起到绥芬河正好是第五站,史称“五站”即绥芬河站。这座不大的边境小城,号称是“火车拉来的城市”,与火车结下了不结之缘。它因火车而诞生,因火车而发展,而火车而繁荣。火车拉着这座边境小城蹒跚走过了百年沧桑的历史。所以这座城市与“火车”有着独特的渊源。说起火车与这座城市的渊源还要追溯到多年前的年(光绪二十二年)。当时的清王朝腐朽没落,沙皇俄国一直虎视眈眈地觊觎我国东北地区丰富的资源,企图夺取远东地区的霸权,进而进行经济侵略和政治入侵。他们通过威胁、利诱等卑鄙手段,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密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沙皇俄国从而攫取了在中国东北修建中东铁路的诸多特权。中东铁路由“干线和支线”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丁”字形,纵贯黑吉辽三省。它西起我国的满洲里,向东一线贯通,直插边境绥芬河,中间经过海拉尔、扎兰屯、昂昂溪、齐齐哈尔,哈尔滨。铁路的西端与俄国的赤塔接轨,东端与俄国的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接轨,横贯当时的黑龙江、吉林两省,这条干线史称“北满铁路”。支线以哈尔滨为起点,一路向南,经长春、沈阳直达旅顺口。纵横吉林、辽宁两省,史称“南满铁路”。干线和支线共公里,这个巨大的“丁”字形铁路,像一个十字架牢牢地掐住东北地区的脖子,遏制住了东北地区的咽喉。这就是闻名的“中东铁路”。在修建绥芬河路段的时候,按着当时俄国工程师的设计,是沿着“绥芬河”的河流边上来修建铁路和车站的。但在勘察时发现这里的地质结构复杂,于是将地址选在距这里向北50公里的地方,即现在的绥芬河火车站。年铁路全线贯通,绥芬河这个原本偏僻、闭塞、落后的小山村成了“哈绥铁路”(哈尔滨——绥芬河)的终点站而崭露头角,它的名字开始为世人所知晓。随着铁路和边境口岸的开通,这个僻静的小山村开始热闹起来,快速膨胀和崛起,边境贸易如火如荼,绥芬河爆炸式的成为边境贸易的黄金通道和集散地,一时间商贾云集,贸旅兴盛,街头巷尾,熙熙攘攘,人头攒动,被冠以“国际商都”的美誉。俄罗斯人、美国人、日本人、英国人等十几个国家在这里建立了商务代办处,各个国家的国旗飘扬在这个四面环山的小镇。这里也因此被冠以“旗镇”和“国际商都”的美誉。绥芬河这座边境小城因火车而诞生,因火车而成长,因火车而繁荣,所以世人说,这是一座用火车拉来的城市。二、美丽天使——葛丽娅提起美丽少女葛丽娅,在绥芬河这座小城可以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半个多世纪以来绥芬河人仍以无限敬仰的心情述说着这位美丽少女的善良、聪慧和勇敢。葛丽娅是中俄混血儿,她的母亲是俄罗斯人,俄语名叫列娃德涅依?非克拉?列奥奇耶娃,昵称:菲涅。年6月26日生于乌克兰基耶夫区瓦杰里过夫县奥焦拉诺耶村;葛丽娅的父亲是中国人,叫张焕新,俄语名:杜别耶夫?瓦西里?毛伊谢维奇,昵称:瓦夏。年8月生于山东省掖县(现山东省莱州市)吕村。年这对年轻人在芬河市的教堂里相识,相同的境遇,相互的爱慕,共同的理想使两个年轻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进而成为恋人,同年10月22日这两个来自不同国家的情侣在绥芬河协达亚?尼古拉教堂举行了婚礼,在斯阔沃兹那亚街(即现在的青云路)一座俄式民居安了家。菲涅随夫姓,取名:张?菲克拉?列奥奇耶娃。葛丽娅是他们唯一的女孩。她天生丽质,善良聪慧,高挑的身材,白皙的面容,美丽的大眼睛----,可能是上帝的眷顾,混血儿独特的优势似乎都集中到了她的身上。她在绥芬河俄罗斯侨民学校里读书,各科成绩都很优秀,尤其极富语言天赋,日语、俄语、汉语都讲得流畅自如。善良、温和、宽容的天性,使她与这里各国的小朋友相处的十分融洽,她自然成为了小朋友们的亲密伙伴和核心人物,享有很好的口碑和较高的美誉度。勤奋的学习,家庭的影响,残酷的现实,使葛丽娅过早的成熟了。她曾经借用一首曲子填词创作了一首名叫《孤独的白桦树》歌曲。歌词是:我那凋零的白桦树,最霜冷的白桦树,在凄冷寒风中,是否能顶住残酷?我就是那棵白桦树,紧紧拥抱白桦树。牧女已经孤独,却全力保住绿服-----从这首歌词中可以窥测到这位少女的思索、忧伤和信念,她已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