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本刊记者段永利 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国家大力促进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鼓励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拓展产学研用融合通道,健全科技成果产权激励机制,完善创业投资监管体制和发展政策,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王伟明今年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在创建国家级产业园、建设中药材产业集群上给予支持,打造能够满足黑龙江省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需求的一流产业园,包括智慧生产园区、高端研发园区、关药文化园区、“工业+文化+观景+康养”体验园区以及“龙药云”智能云平台等的建设。弘扬关药文化、传统握手智能。 第二,建议国家在黑龙江省相关药产业优势区布局、中药创新科技成果孵化基地以及产业集群建设上,每年给予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支持。发挥主要龙头企业的引擎作用,整合好资源、突出大品种、打通上下游、全力上项目,通过新、改、扩建一批产地初加工企业,提高就地加工转化率。加大对县域中药材精深加工的支持力度,开发人参、桔梗、黄精等“药食同源”健康食品和中兽药、饲料添加、中药日化产品,叫响一批影响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中药产品。 第三,建议充分发挥自贸区试点和边境口岸地理优势,打造向北开放的重要通道。黑龙江省与俄罗斯5个州区接壤,边境线长公里,共有国家一类口岸25个,其中边境口岸15个,建议重点抓好黑河市爱辉区和绥芬河市进口、加工集群建设,探索“基地+进口、加工+外贸”模式,扩大黑龙江省中医药服务业等领域开放,放大新型中医药产业集聚效应。 此外,王伟明还建议,大力支持中药材种业创新发展。围绕中药材野生资源保护、种质鉴定评价、品种创新选育,依托黑龙江省道地药材资源研究中心,开展种质资源收集、整理和评价,建立种质资源数据库。启动建设1个省级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检测中心和1个省级中药材科研育种中心、4个分中心,促进科技创新转化,全面提升全省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和供给能力。建议国家将中药材种业创新发展纳入政策支持范围,在中药材种子种苗规范化管理、野生资源保护、种子种苗繁育体系建设等给予一定政策和资金支持。这跟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促进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推广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相关举措”不谋而合。 在年新冠疫情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更为其产业升级提供了机遇。年,黑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要把中药材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聚焦基础建设投入不足、产业融合程度不高、市场流通活力不够等短板,立足全链条谋划、全要素推进、全方位服务,以基地建设为核心,以产地加工为重点,以市场营销为突破,力争种植面积、初加工能力、产值再上一个新台阶。在“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的引领下,黑龙江省中医药产业发展令人期待。 联系我们 联系人:马老师 - 15177328 E-mail:kjcxp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