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9/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精彩速递

?回复1,领取国面备考资料

?回复2,领取省考行测题

?回复3,领取教资笔试备考资料包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关于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考务相关事项的通知》(教试中心函〔〕号)和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年中小学教师资格国家考试工作的通知》(黑教师函〔〕号)文件精神,现将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名及考试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报考时间安排

(一)网上报名时间:1月9日至1月12日20:00时止。

(二)网上审核时间:1月9日至1月13日16:00时止。

(三)网上缴费时间:1月9日至1月14日12:00时止。

(四)打印准考证时间:3月9日至3月14日。

(五)笔试时间:3月14日。

(六)成绩发布时间:4月16日。

二、报考条件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公民可报名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具体条件为:

(一)身份条件

符合以下任意一项条件即可:

1.具有黑龙江省户籍社会人员。

2.持有黑龙江省有效期内居住证的外省市户籍(不含港澳台)人员。

3.黑龙江省内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在校生(“3+2中高职贯通”在其高职学习的最后一年)、全日制在读研究生可凭学校学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或考生本人学信网的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在就读学校所在地报考。

4.在黑龙江省内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须持有公安机关签发有效期内的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五年有效期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

(二)学历条件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1.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人员,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非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2.报考小学教师资格人员,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非师范类毕业生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3.报考初级中学教师资格人员,必须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4.报考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人员,必须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5.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人员,必须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及其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三)下列人员不得报考

被撤销教师资格的人员,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

注意事项:

如考生在不符合报名条件情况下获得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资格并通过面试,由此产生的教师资格证不能认定等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三、考试时间及科目

(一)以上所有科目均采取纸笔考试,具体笔试科目及科目代码详见《中小学教师资格笔试科目代码列表》(附件1)。

(二)初级中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三)分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品德、英语、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科技、历史与社会、科学等15个学科;高级中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三)分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政治、英语、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科技、通用技术等14个学科。

(三)申请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四)申请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高级中学科目一、科目二两科考试,科目三学科结合面试进行考核。

(五)小学类别面试增设“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小学全科”学科,其笔试科目一、科目二与已开考学科一致。初中、高中、中职文化课类别“心理健康教育”、“日语”、“俄语”学科,科目三暂不进行笔试,将结合面试一并考核。

(六)自年下半年考试开始,对音、体、美专业考生的笔试公共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代码:、、、)实行单独编码(相应科目代码:A、A、A、A),考试内容暂与原科目相同。音、体、美专业考生在笔试报名时应选报单独编码的公共科目。

取得科目A、A合格的考生,面试仅限于参加小学类别音、体、美专业科目;取得科目A、A合格的考生,面试仅限于参加初中、高中、中职文化课类别音、体、美专业科目。对于考生已获得科目、、、合格成绩,可相应替代科目A、A、A、A合格成绩;考生已获得科目A、A、A、A合格成绩,不可替代科目、、、合格成绩。

四、报名流程

考生须登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站(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