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晚报》报道版面 深化改革、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城乡融合、改善民生……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诸多“关键词”,对未来一件又一件国家大事细细谋划,每一条都与咱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给咱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描绘出一幅目标明晰的发展蓝图。向着目标,向着未来,我们一起奋力跑出郑州“加速度”! 关键词创新引领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发挥我国人力人才资源丰富、国内市场巨大等综合优势,改革创新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机制,大力培育专业精神,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力争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家 年,郑州市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创业中心。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培育创新生态链,汇集改革动力、激发人才活力,真正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一是全力支持自创区发展,谋划建设自创区展示中心,积极打造中原科创谷、郑东新区科学谷、郑开双创走廊。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专利权、商标权、版权等要素市场和产权市场法治建设。积极引进培育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三是加快推进国家超算中心、中科院过程所郑州分所等项目建设。组织实施盾构、燃料电池客车等50个科技创新重大专项。 加大“四个一批”培育力度。积极引进培育一批行业领域隐形冠军企业,力争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家;引进建立新型研发机构10家以上,高标准建设中科院计算所郑州分所、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同济大学中原环保产业研究院、固高郑州智慧产业研究院;力争引进领军人才和高层次紧缺人才名。 关键词深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我国有上亿市场主体,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把市场主体的活跃度保持住、提上去,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所在。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下硬功夫打造好发展软环境。 群众办事申请材料削减60%以上 年,郑州要着力全面深化改革,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突出抓好已出台改革举措落实,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行政效能、激发市场活力。 加快构建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统筹推进政务、商务、市场、人文、法治、城市“六大环境”建设,扎实开展开办企业、贸易便利化等10个对标提升专项行动。新增市场主体20万户以上。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规范提升年活动,力争市县乡办事大厅审批服务事项“应进必进”,个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50个事项凭身份证直接办理,群众办事申请材料削减60%以上,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控制在个工作日以内。 关键词小康社会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 推进主城区煤电机组清零工程 年,郑州要着力破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瓶颈制约,坚决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 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全面推行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坚决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切实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主城区煤电机组清零工程,实施重污染企业退城搬迁、重点企业“一企一策”深度治理改造。深化落实河(湖)长制,深入开展河流综合整治、黑臭水体整治、打击非法采砂、全域清洁河流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治和重点企业监管。 关键词释放内需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稳定国内有效需求,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建设机场三期工程 年,省会要着力打造内捷外联“畅通郑州”,加快建设国际综合交通物流中枢。突出抓好九大重点工程,巩固扩大提升“域外枢纽、域内畅通、多式联运”三大优势。 加快推进机场三期工程建设,做好郑万、郑阜、郑济高铁和郑州南站建设,确保郑万一期、郑阜高铁年底前通车运营。 抓好“1+4”郑州大都市区交通构建工程,完善郑州与周边地市“3+3+4”快速交通系统,确保机场至南站城际铁路建成通车,开工建设机登洛城际铁路,争取开工建设焦平高速(郑州段),加快连霍高速外移等工程前期工作。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完善市场机制。聚焦突出矛盾和关键环节,推动相关改革深化,健全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把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充分释放出来。 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公司力争达家 年,郑州要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国家新的经济增长中心。坚持稳增长、促转型、重民营、强县域、活金融相结合,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 牢牢扭住稳增长基本要求。坚持民间投资和政府投资“两手抓”,紧盯总投资2.13万亿元的个省市重点项目;推进上汽大数据中心等个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动宇通电动客车技术中心等个以上项目竣工投产。 全方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全面落实省“非公经济20条”,优化市“民营经济40条”,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用好资本市场的金融活水。持续打造上市挂牌“郑州军团”、并购重组“郑州高地”、资本市场“郑州板块”,力争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公司达到家。 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世界级智能终端、客车、超硬材料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力争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亿元。建设国家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力争物流业增加值达到亿元。 关键词城乡融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围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改革完善相关机制和政策,推动区域优势互补、城乡融合发展。 新建公厕座,达到每平方公里6座 年,郑州要着力塑造现代化城市形态风貌,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树立精明增长的城市发展理念,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全面启动楼体广告、门头牌匾整治,持续推进灯光亮化工程,对62条道路实施中修和人行道提升改造,推进架空通信线缆入地改造、交通秩序、市容环境和城乡接合部综合整治,彻底改善城乡接合部48个乡(镇、办)脏乱差面貌。推进垃圾分类处置,市内五区和四个开发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70%以上、回收利用率30%以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65%以上。 深入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实现无主管老旧小区物业全覆盖,力争2年内完成整治提升任务。推进15分钟城乡社区生活圈建设,新建公厕座,达到每平方公里6座。 关键词保障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但基本民生投入确保只增不减。支持社会力量增加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全市新增公办幼儿园所 年,郑州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继续办好民生实事。建成保障性住房5万套,分配公租房7套,回迁安置群众15万人,完成安置房网签9万套,建成投用便民服务中心50个。 全市新增公办幼儿园所,市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30所、新投用中小学校20所。 免费为具有郑州市户籍的适龄妇女进行“两癌”筛查、为孕妇进行唐氏筛查和产前超声筛查、为新生儿进行听力障碍初筛等疾病隐患筛查等。 新建、提升改造标准化农贸市场20家。购置新能源公交车0台,建成充电站28座;市区新增公共停车泊位5万个以上;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0个。 建成公园、游园、微公园个,连通提升生态廊道公里,市区新增绿地面积0万平方米。 关键词绿色发展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要改革完善相关制度,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市区拆迁面积10亩以下地块,全部建成公园 年,郑州要着力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美丽郑州”。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四大行动”,全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中国示范城市。 加快建设森林生态系统。大力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围绕“六化”目标,完成营造林16万亩,加快郑州树木园改造提升、侯寨森林公园、邙岭森林公园等重大项目建设。 加快建设城市生态系统。今后中心城区拆迁区域面积10亩以下的地块,全部建成公园绿地;在城市外围开工建设郊野公园10个,建成3~5个,持续推进铁路沿线、国省干道、高速出入口等交通路网绿化提升工程。 加快建设湿地生态系统。加强黄河湿地保护修复,推进黄河滩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建设郑州黄河中央湿地公园。 关键词对外开放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进一步拓展开放领域、优化开放布局,继续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更加注重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以高水平开放带动改革全面深化。 力争郑欧班列全年开行班以上 年,郑州要着力推动“五区联动”“四路协同”,加快建设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门户。加强政策研究、制度创新,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巩固提升“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地位。 全面提升“五区联动”优势。巩固扩大“四路协同”效应。 一是推动“空中丝绸之路”强基扩面。推动第五航权业务开展,加快组建卢森堡合资货航公司。支持卢森堡货航开辟1~2条洲际货运航线,增加1~2个通航点。 二是推动“陆上丝绸之路”扩线提量。开通经满洲里、绥芬河口岸线路,力争中欧班列(郑州)全年开行班以上。 三是推动“网上丝绸之路”便捷便利,力争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20%。 四是打造“郑州港”内陆港。 郑州全媒体记者王红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