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铁路车站老站始建于年6月,从那时起至今已走过多年的历程。现如今,电气化铁路已经开通,百年老站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回首百年,绥芬河老站共经历了三个大的历史时期:即中东铁路时期、伪满铁路时期和人民铁路时期。 中东铁路时期 年5月28日,沙皇俄国乘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利用各种手段,迫使清政府相继签订了《中俄瑷珲和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先后侵吞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使绥芬河由内陆成为边境城镇。年《中俄密约》签订,沙皇俄国攫取了在中国东北营造铁路的权利。 年8月28日,中东铁路公司在中国小绥芬河左岸三岔口附近,举行了东清铁路开工典礼。后因原定铁路线越过张广才岭非常困难,铁路出境地段不得不放弃三岔口,改走北路,由现在的绥芬河出境。 年6月铁路绥芬河车站落成。年3月3日,绥芬河至哈尔滨铁路双向工程在横道河子举行接轨仪式。中东铁路东部线竣工后,开始临时运营。绥芬河时称“五站”,即从海参崴站向西排列为第五站。第一站为海参崴、第二站煤窑、第三站乌苏里斯克、第四站格罗迭科沃、第五站绥芬河。 车站自年7月14日开始运营以后,就担负着对沙俄进出口货物的转运和绥芬河当地货物的到发。 年8月28在三岔口举行的中东铁路开工仪式 年4月24日在绥芬河举行的中东铁路东线开工仪式 年,中东铁路13工区管理人员 中东铁路上的俄中两国工人 年拍摄的绥芬河站北向照 年拍摄的绥芬河站西向照 20世纪初的绥芬河火车站 年代远望绥芬河站 年代末的绥芬河站 伪满铁路时期 年1月5日,日军侵占绥芬河。同年5月将车站封锁。但车站和铁路地区各单位的经营管理权,仍由苏联政府掌握。日伪当局企图夺取这条铁路的经营管理权。不断向苏联挑衅,制造纠纷,迫于这种压力,苏联政府不顾中国政府反对,于年3月23日,单方面与日本在东京签订中东铁路转让协定,日本以伪满洲国名义,用1.7亿日元的价格收买中东铁路。 日本侵占绥芬河后,为适应军事需要,强占土地,滥伐林木,强迫劳工筑路。年4月,动工修建绥芬河至东宁三岔口的轻便铁路,包括北寒至红花岭的支线,于年6月竣工,线路全长63公里,仅供军用。年,绥阳至东宁铁路建成后,该路被拆除。 日伪时期改造后的车站,有准轨线路12条,宽轨线路7条。 日伪时期,口岸封闭,中东路东线客车通至穆棱站,货车通至绥芬河站。铁路运输主要为军运,货运萎缩。 年3月,苏联向日伪转让中东铁路 驶进绥芬河站的中东铁路旅客列车 人民铁路时期 年8月9日,绥芬河解放。当天,苏联红军接管了车站。 年5月16日,苏联红军撤回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开进东北,实行军事管制。车站直接归牡丹江铁路管理局管辖,为了加强对支援前线的领导,东北民主联军正式在绥芬河设立军运办事处,接管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 年10月,东北民主联军在绥芬河设立对外贸易运输机构,统揽口岸外贸运输的一切工作。此时,车站已经成为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各个战场上的一个后勤转运基地。年至年,车站利用从日伪和苏联红军手中接收过来的陈旧设备,完成了支援东北战场上急需的运输任务。 年后,车站新建平方米的国际候车室,跨线过街人行天桥和旅客封闭式跨线天桥各一座。 年2月11日,铁路车站由二等站晋升为一等站。 近20年来,经过多次扩能改造,铁路车站的使用功能大为提高。 改革开放初的绥芬河 货车停靠绥芬河站 候车室外景 火车站候车室内部 绥芬河站外景 年12月27日晚,绥芬河开往哈尔滨的K次列车最后一次从绥芬河老站发出 年12月28日最后一趟旅客列车驶离绥芬河老站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