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3/2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公益中国援助定点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6169140.html

“绥芬”一词源于满语,锥子之意,指在这条河里生长着一种尖锐如锥的钉螺。唐朝称“率宾水”,金朝称“苏滨水”、“恤品水”,明朝称“速频江”、“恤品河”,清代始称“绥芬河”。绥芬河市因河得名。[1]

1.噶丽娅[2](第三日)

噶丽娅这个名字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美丽的姑娘背后居然还隐藏着这么凄美的故事[3]。

简短截说,是二战迫近尾声的时候,苏联红军试图派嘎丽娅去劝降负隅顽抗的日军,结果没有成功而且她本人也失踪了。这样的结局实在令人唏嘘——即将拨云见日之时,斯人却不知所踪。平心而论,嘎丽娅的事迹的确赶不上董存瑞、黄继光等那些家喻户晓的人物那么可圈可点,但是对待她也太低调了,这个人物似乎成了绥芬河的专属,成了地域性的英雄。是宣传力度不够,还是事迹不够典型,抑或有意为之?噶丽娅的“友谊和平天使”纪念碑也已修建,烈士的称号也已追赠,为什么还是如此状况呢?不得而知。

实际上,人人都是爱好和平的,都是心向往之,纪念她只是提醒人们要记住战争的残酷和没有人性,纪念战争正是为了防止战争。顺便提几点建议:

一是嘎丽娅能否用个中文名字?这样便于记忆,突出汉文化的存在感。

二是纪念品能否更丰富,更配套一些。具体的,邮票能否配上折?配上专用的镊子?

三是纪念题材或载体可否再多样一些,道路、林地、餐馆、商店、医院、村镇等,都可以用她的名字来命名,这样就成系列、成品牌。四是至少在黑龙江宣传开去,这应该很容易吧?!

2.北海公园

公园依山而建,截水成湖,使山上溪水泉水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很大的湖面。沿湖走了一圈,炎炎的阳光下,微微冒了点虚汗。正走间,突然看到一个蒸汽机的火车头,眼前为之一亮,这正是我想看的,铭牌上写着“火车拉来的城市”“绥芬河,年因铁路修建而兴,年,铁路全线贯通,时商贾云集,贸旅兴盛,享有‘国境商都’美誉。……数度繁盛,皆因铁路兴,遂有‘铁路拉来的城市’之称。”的确是绥芬河从不毛之地到繁盛都市都是因为火车,以现在的观点来看,火车带来的不仅仅是货物,还带来一种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信息。

火车和电报电话实际上代表了一种交通通讯方式的变革,随着货物一起贩运过来的还有新思想新观念,伴随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红色思想沿着铁道线迅速传播,扩散;随着铁路而来的是新的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董事会、股份制等等;随着贸旅的兴起,地区的人口从数量到结构也发生了剧变。这座城市仅仅是东北地区众多因中东铁路而兴起的城市的一个缩影,中东铁路带动了整个东北地区的邮路的变迁(实际上是信息集散地的变迁)、城市的兴衰、社会结构的变迁。铁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和象征,它所带来的变化实际上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变化。和铁路带来的时空压缩不同甚至相反,现在基于互联网的开发的平台基本呈现时空压缩和逆时空压缩或时空膨胀两种相反趋势并行趋向,一方面互联网使既有的时空进一步压缩,另一方面互联网使人们日益摆脱时空的限制,可以实现在线办公、游戏等。

3.边境线

到国门旅游区时,时值傍晚,游玩的人很少。由于少了游览人的指引,只能远远的看看国门,不得其门而入。还好这是一个游览区,还有很多可看之处。边界有一座桥,桥上有铁丝网,我把手伸了过去,就算是越境了。估计很多人都有这个愿望……收复江东、收复江北、收复库页,直抵外兴安岭,甚至更往北……可是毕竟是想想而已,还得面对现实,不得不驻足于绥芬河不知名的支流旁边,由着想象任意的划定边界。桥下的溪水潺潺而流不知停歇……

有一个水面,被类似黄龙五彩池分割成一个一个的池塘(只是黄龙的五彩池是天然的,这里是人工的),而且层层叠叠的,可惜只具有五彩池的形式,各个池塘则没有黄龙五彩池丰富奇幻的五颜六色,仅仅都是一池清水,显得比较单调。于是我就与同行的小杨说,“为什么不把诸多的池子用多彩的马赛克装饰一下呢?或采用化学方法,使之成为人工的仿自然的五彩池呢?如果那么装点一下,会增色不少,至少可以叫做‘北国五彩池’或‘边城五彩池’,估计也能成为一个旅游景点。”

向前不远就有一块醒目近乎刺眼的黄色的金属做的牌子,上面写着“临近国界请勿前行”,每当看到此,就不由得想到年前以来的林林总总的历史,《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密约》、江东六十四屯和海兰泡惨案、中东铁路事件和《中苏伯力会议草约》,等等,一幕幕难以回首的过往,一桩桩刻骨铭心惨事,徒然惨淡的一声嗟叹。当今情势下,几乎人人都是和平主义者,至少口头上,只能希望传说中的中曲山的驳能够现身吞食虎豹[4]、抵御刀兵,希望真正能够实现永久弥兵,让人们永享和平!

4.中东铁路建筑群

翌日早晨,偶然遇到了一个明黄色的典型的俄罗斯风格的建筑,黑色大理石的铭牌上刻着“绥芬河火车站候车室”,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东铁路建筑群”的一部分,附近还有许多这个色系的建筑,估计都是受到保护的建筑。

想来这个地方就是这座城市发迹的初始,百多年来,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波波折折,中东铁路建成后的喜悦(背后有多少中国劳工的辛酸和伤残甚至死亡)、十月革命后俄罗斯的难民潮、中东铁路事件的炮火、“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难民潮、中国抗联的大撤退、日本和伪满洲国的溃逃以及中苏关系的冷暖变化、苏联解体后的中国边贸热,等等,这些只是撮其要而言之,还有众多的历史被淹没尘封于遗忘所形成的冰山里,有的则成为没有可考的永久封存于历史的黑洞中的隐密。

这组建筑群还有很多没有遇到,这更加坚定了我的决心——对中东铁路一探究竟的决心和再来绥芬河的决心。

[1]年,沙俄开始修筑中东铁路,在绥芬河河岸的东宁县三岔口建立第五车站,命名为绥芬河站。后因地质结构原因,向北移动50公里,成为现在绥芬河市的所在地。年,设绥芬河厅。年,设绥芬河市。年绥芬河地区解放后,隶属绥阳县。年又隶属东宁县。年成立绥芬河区,隶属牡丹江地区。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省辖计划单列市。年,列为黑龙江省“省直管”试点市。——根据百度整理。

[2]噶丽娅(-),全称张噶丽娅,出生于中国绥芬河,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苏联人。年日本投降前夕,在劝降天长山(位于绥芬河)日本守军时失踪。黑龙江省民政厅在年7月1日正式批准嘎丽娅为革命烈士。

[3]寻找噶丽娅:倒在黎明前的和平天使(百度)

[4]中曲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驳(bó),是食虎豹,可以御兵。——《山海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