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控制白癜风发展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621/4642932.html 优秀抗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防疫部署,在学会党组织领导下,发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的核心专业性学术团体作用,动员全国会员及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专家和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发动理事会、分支机构、省级预防医学会、国际组织和企业力量,在疫情研判、政策建议、应急科普、国际合作、社区防控、病毒检测、院感防控、消毒灭菌、医疗救治、流病调查、疫苗研发等方面开展了覆盖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急疫情防控工作,为打胜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科技支撑。 中华预防医学会是我国成立最早、影响力最大的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科技社团。目前,学会有单位会员个,超过11万名会员,其中专科会员1万多名,主要集中在各级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机构,是本次防控疫情的主力军。学会下设80个分支机构(分会或专业委员会),涵盖了预防医学和卫生保健所有的分支学科。学会现有71种系列杂志,1种科普报纸。 这次疫情防控是中华预防医学会动员力量最广、发动资源最多,工作范围最宽的一次行动。在中国科协和国家卫健委的领导下,学会迅速反应,把助力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多措并举,全面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 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学会党组织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精神、中国科协和国家卫健委直属机关党委的要求,学会秘书处党支部召开专题支委会,强调将打赢防控阻击战作为学会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积极组织动员各分支机构党的工作小组和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疫情防控具体指示,组织动员学会秘书处、分支机构、系列期刊、省级预防医学和广大预防医学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到抗击疫情行动中。 2.勇于担当,秉持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学会会长、副会长、理事会成员、分支机构的专家们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秉持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一线,在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支援黑龙江抗疫以及各地群防群控、医疗救治、复工复产和国际援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会多名青年党员干部及群众响应号召,积极主动申请投身一线抗疫工作。部分分支机构党的工作小组开展了抗疫先进事例征集活动。 二 精锐尽出,学会全力参与疫情防控 1.领导带头投身抗疫一线 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李斌同志担任国家卫健委应对疫情领导小组成员,特别注重发挥学会科技支持作用,领导学会疫情防控专家组开展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工作。国家卫健委专家与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多个国家开展多边、双边合作,交流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和中国经验;深入疫区了解疫情,查找问题,组织制定防控方案;狠抓落实,对研判疫情发展趋势、降低病死率、防控医务人员感染、加大社区防控、做好病毒检测等重点工作精准到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同志以及梁晓峰等8位副会长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作用,积极建言献策,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 中华预防医学会新冠肺炎防控专家组 常继乐副会长作为国家卫健委疾控局负责人和湖北前线疫情防控组组长,一直战斗在湖北武汉一线,至组稿日尚未返回;杨维中副会长作为全国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和中央指导组核心专家成员,连续60余天深入武汉参与疫情防控,返京隔离中和解除隔离后仍继续参与专家组工作;乔杰副会长带领北医医疗团队在武汉积极参加医疗救治;张学副会长第一时间组织成立哈尔滨医科大学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和救治专家组,积极主动为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建言献策,担任省级重症病例领导小组组长、派出专家队伍援助湖北并处理绥芬河和哈尔滨疫情;谷晓红副会长担任专家组组长,组织并参加武汉医疗队远程会诊和在线培训,还承担新冠肺炎应急攻关课题;顾东风副会长以院士身份投身于疫情防控多项科研项目。梁晓峰副会长作为全国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和科技部生物中心新冠肺炎疫苗评审专家组成员、李立明副会长作为全国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在北京,领导调度学会秘书处,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冯子健、吴凡、顾清、汪华、庞星火等学会大部分理事也都参与到全国各地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专家作用。在国家卫健委组建的全国新冠肺炎专家组中,学会有13名理事入选专家组。刘霞副秘书长作为全国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一直在国家卫健委疫情指挥中心专家组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2.汇聚权威专家,为疫情防控提供科技支持 学会充分发挥在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资源优势,于1月31日组建成立中华预防医学会新冠肺炎防控专家组。学会副会长李立明任组长、副会长兼秘书长梁晓峰任副组长,汇集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卫生应急等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密相关的专业领域的专家组建专家组,在疫情最严重时期封闭办公18天。在疫情快速上升期,每天预报各省所需病床数,为国家疫情形势研判和资源调配发挥了主要技术支撑作用。专家组共计向国家卫健委上报工作简报(内容主要涉及最新疫情研判趋势、病床数预测、防控意见建议及网络舆情态势)18次,阶段性报告3份,专题报告7份;同时撰写发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的最新认识》《关于疫情应急处置阶段转入流行高峰持续防控阶段对策的思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面临的挑战》《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等多篇重量级学术文章。 专家组对疫情防控工作开展讨论 疫情防控期间,积极为中国科协和国家卫健委上报《关于加强国家公共应急体系能力建设的建议》《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推进全球卫生治理的建议》等5个研究重点6项研究建议。 中华预防医学会向中国科协和国家卫健委呈报的5个研究重点6项研究建议 三 凝聚科技人员力量,坚定抗击疫情信心 为鼓励广大公共卫生科技工作者的士气,学会于2月7日发出了《携手共济同战疫,凝心聚力克时艰——致全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科技工作者的一封信》;在中国科协带领下,联合相关学会和中国科协一起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发出《致抗炎一线同人书》,激励广大医务工作者投身抗疫行动。学会以及学会各分支机构还多次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科技工作者发出倡议,发布了《筑牢防线共克时艰抗击新冠我们在一起——告全国感控同道书》。向全国科技工作者发出提供科技志愿服务、新冠肺炎相关论文出版的倡议,向全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科技工作者及其家属分别发出慰问信和慰问视频。这些积极举措,鼓舞了士气,凝聚了科技工作者抗疫的向心力。学会组织编写了针对公共卫生人员心理支持的音频、电子书,对公共卫生人员特别是一线人员提供了心理辅导帮助。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