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3/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最佳治疗 http://pf.39.net/bdfyy/

今天,中国的教育正处于这样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满足基本需求到有可能追求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所谓的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可是,究竟什么教育是理想的教育,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其实很多人并没有很清晰的答案。

中国教育需要高瞻远瞩,在科学发展观的新视野中,重新认识、审视现代教育的功能和价值,超越政治本位和教育的经济主义模式,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理想、教育哲学。为此,需要思想解放,需要拨乱反正,需要理论创新。

中国学校的教育,离现代教育还有多远?

今天我们看到这样一个难堪的现象:全世界的学校跟中国的学校面貌是很不一样的。我们仍然深陷于分数至上、考试至上、知识中心、学科中心这种早已过时的陈旧模式,而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已经超越了这一阶段。

举个例子,中国和日本的高中生有一个项目,互派高二的学生到对方国家的普通高中学习3个月。我参与过这个项目的评价。

中国的高中学生到了日本感到非常惊讶,它的普通高中只有半天开课,下午全部是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棋道、剑道、花道、跆拳道等各种各样的“道”;而且不分男女生,全部都要上家庭课。在日本高中家政课的课堂上,这几个中国男生每人为自己做了一件小棉袄,这是他们终身难忘的经历。

这涉及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它不仅仅是为大学输送人才,归根结底,是为这个社会培养健全的公民。这不仅仅是政治意义上的,既要做一个好的社会公民,成为一个好的职业人,也要为未来的家庭培养好的丈夫和妻子,这都是学校教育的目标。这么比较一下就不难认识到,在教育现代化的坐标上,我们离现代教育还有多远。

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是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基,而不是一时的分数和考试成绩。

真正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和幸福有关的,是什么?是健康的人格、准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行为习惯、自我学习的能力、合作和交往的能力、充实的精神生活,等等。

如果我们的基础教育将这些考试之外的有关人生和幸福的更重要的概念传递给学生,我们社会中的“宅男”和“剩女”是否会减少一些,教育与幸福的关系是否会更紧密一些?

忽视了人格的教育,学生能有什么样的未来?

古今中外,全世界的教育无不是以人格养成作为最重要的价值和教育的第一要务。

作为文明古国,中国教育的传统是以人伦教化为核心的,培养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正人君子。可是,我们今天的教育怎么样?德育优先、育人为本的口号也喊得很响,实际上却已经把“人”扔到九霄云外了,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只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