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头条,一般人上不去,想上去很费神。有人为了上头条,用尽种种手段,不惜自炒自创自己的桃色韵事。即便如此,不一定如愿。可能只有几分钟热度,被新的热搜取代。 说说这几天上头条的几件事。故事的主人翁无论是人是物,可能都百感交集吧。他们最希望的不是上头条,而是花费巨资,撤热搜。原来寂寞到无人认识,也是幸福 拥挤的黄山进门处(图片来自网络) 黄山又上头条了。四月五日,清明小长假第二天。早上七点多钟,黄山占据头条,时间久久。黄山上头条,不为黄山景。“五岳归来不看山”,早已然也,无需多说。黄山这次被顶上热搜,因为人多。游黄山的人多,本不是第一次。哪一年黄金周,不见到这样的消息?这次却不同寻常,直接成了引爆的话题。疫情引发的消费节奏,比往年明显缓了很多。 随着疫情在国内逐渐被控,各地政府刺激消费的措施,纷纷出笼并各有特色。很多地方发放了消费券。我们这里没有,或者我没有看到。消费券虽好,限制了消费的范围不是太好。安徽的措施很直接。它直接打出本省人免费游的广告,令人羡慕。恨不是安徽人啊。黄山门票不便宜,我去过两次,深深知道。不但门票不便宜,周边的吃住更是厉害,去过的都知道,不说了。清明小长假,本质上是今年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假期。春节黄金周,全国人民宅家度假,最好家门都不出,反而感觉不出假的珍贵。“折腾”,成了时尚,不折腾不习惯了。安徽省的免费游,恰好出现在一年最好季节的仲春,刚刚复苏的春天。黄山终于在沉寂了一个冬天后,引来井喷的游客。 黄山欢迎你 我们从新闻看到,一个早上,就有两万人上黄山。在疫情没有完全清零的当下,两万人拥挤在狭窄陡峭的登山道上,有点恐惧。虽然景区要求游人戴口罩,气喘吁吁的山道上,想来不会被游人完全遵守。从一些照片上看到,有的人不戴,有的人将口罩拉到鼻子下面。怎么办,景区关门闭园。是的,早晨七点四十八分,两万人满了。后面排的队,看不到头。怎么办?紧急闭园!个人以为,这是最糟糕的手段。没错,免费游玩的是安徽本省人,其他省的游客没有这个便宜赚。可是我分析,不会是老徽州周边的人挤过去游玩吧。既然去黄山,总归是提前做了安排,带了家人,订了酒店和饭店,驱车上百公里赶过去的吧。门票不要钱,吃住不免费。这两天看到,餐饮业的海底捞和西贝,已经展开了涨价的菜单。体外损失体内补,如此而已。 本来消费价格就很贵的黄山景区,用一个闭园,挡住了匆匆进门的脚步。扫兴无趣之外,景区本身的信誉和游客的时间、经济成本,有没有人考量过?看到有视频说:开车三小时,排队三小时,没进呢。窃以为,假如在应对清明小长假时多考虑一些可能性,这样的尴尬,或许会少一些甚至会完全避免。应对黄金周拥挤的办法,不但有,而且相当成熟。预约人数,分段进入,既可以控制流量,也避免了一窝蜂带来的防控和其他危险。何乐而不为呢? 国内的防控疫情形势,一直有两种声音。对于疫情可能爆发的警告声,来自医护专家们,没有断过。他们几乎每天都在呐喊。国内病人没有清零,输入性病例逐渐增加。既航空关闭了通道后,大陆进入的输入病例,已经迫使绥芬河边境全部关闭。医护们的辛劳,还没有来得及停止。黄山景区这样突发的大规模人群,想想很可怕。病毒,最喜欢攻击轻视它的人。黄山的头条只维持了一天,即被病毒的新动作抢走。随即占领头条位置的是英国首相约翰逊。这位号召“全民免疫”的首相,在确诊阳性自我隔离十天后,进了重症监护室。英国首相用行动告诉世界,只有中国的防控手段,才是正确的选择!我们,可不能辜负约翰逊首相亲身实践得出的结论啊。 英国首相进了重症监护室 还有一个因为病毒占据头条的新闻,早在黄山之前好几天,且维持着热度。一个名叫许可馨的公派留学生,用不间断的语言,敲碎了多少中国人对于“公派留学生”的美好印象。原来,做人可以这样说真话。她一条条语言,证明了一点:个人努力没有任何用处,家庭背景才是王道。是的:“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多少年前的经典,继续永流传!真相赤裸裸,说不上美好。许可馨强大的背景,让官方的调查在多天以后没有结论。在网友一再呼吁和期待里,没有真相。或许,这就是真相! 头条,热搜。有意思的现象之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