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哪个医院能治疗得好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爱”与“伤” ——《氓》《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 绥芬河市高级中学由春秋 1.了解《诗经》、乐府诗等相关文学常识。 2.把握诗歌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比较两首诗在人物形象、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异同,探究爱情悲剧的深层原因。 重点:把握故事情节,比较两首诗的异同。 难点:比较两首诗的异同,探究爱情悲剧的深层原因。 情境任务:跨时空的相遇《氓》中氓、《氓》中的被弃女、刘兰芝、焦仲卿这些人都在你的朋友圈中,他们对于婚变这件事同时发了一条“往日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的朋友圈,你想在谁的动态下评论,评论什么?请你表达出来。 学习任务一知识建构 请展示出你整理的有关于两首诗的相关文化常识。 (学生展示,教师根据学生展示情况进行梳理补充。) 知识支架: (一)《诗经》 《诗经》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篇,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颂”是统治者祭祀的乐歌。“雅”用于宴会的典礼,内容主要是对从前英雄的歌颂和对现时政治的讽刺。“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内容包括15个地方的民歌。 《诗经》善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句式以四言为主,常用重章叠句,语言质朴优美,韵律自然和谐,写景抒情都富有艺术感染力,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二)汉乐府民歌 诗经、楚辞之后,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乐府”原指国家音乐机构,后代将乐府所收集与编辑的可以配乐演唱的歌辞也称为“乐府”,汉乐府民歌是汉乐府的精华。 汉乐府民歌继承《诗经》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传统,多“感于哀乐,缘事而发”,通俗易懂,长于叙事,富有生活气息,汉乐府民歌流传到现在的共有多首,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写成,后来经文人的有意模仿,在魏、晋时代成为主要的诗歌形式。汉乐府中著名的篇章有揭露战争灾难的《十五从军征》,有表现女性不慕富贵的《陌上桑》、《羽林郎》,最为著名的还是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学习任务二诗意梳理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梳理情节,画出思维导图,展示讲解,同时说说二者主题的异同。 (思维导图略,鼓励学生绘制具有个性化的创新性的思维导图。) 主题认同:这两首诗都讲述了古代婚姻爱情的悲剧故事。这种悲剧是人类进入婚姻社会后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 二者不同的是: 《氓》产生于先秦,在周礼体制下,妇女受到的约束更多,社会地位更低,因此婚变完全是被动的; 《孔崔东南飞》产生于汉末动荡年代,儒家的教化开始松动,女性追求婚姻自由、个性舒张的意识开始觉醒,所以更多地体现了主体的抗争精神。焦、刘两人最后的殉情,既是对封建礼教的以死抗争,也是用生命的毁灭向世人敲响警钟,可歌可泣。 学习任务三诗意探寻 分析两首诗的人物形象、语言风格、表现手法有何不同,探究两首诗歌表现的爱情悲剧的深层原因,写出自己的时代感悟。 1、学习支架: ①人物形象 从社会背景、身份地位、年龄职业、经历遭遇、命运结局等外在属性,肖像、性格、品质等个体属性,以及作者所赋予形象的意义及其创作意图等角度比较。 ②语言风格 可以从语言的整体风格和具体特点(语体色彩、音乐节奏、旋律节拍、叠词炼字、语言运用等)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2、异同点比较: 明确: 3、悲剧根源: 《氓》: (1)“士”之变心说; (2)年老色衰说; (3)社会制度说: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生活的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女主人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特点决定的。 《孔雀东南飞》: (1)越礼说:兰芝没有遵从封建礼教的妇德要求,“本自无教训”“举动自专由”,虽然温顺,能干,但骨子里有倔劲,因而为焦母所不容。 (2)门第说:焦刘两家贵贱悬殊,门第不对,焦母见异思迁,为娶进罗敷而逼走兰芝。 (3)情爱说:焦母无法理解也不能容忍仲卿与兰芝间真挚热烈的爱情。(焦母丈夫早逝,恋子情结) (4)无子说:兰芝多年不育,焦母为传宗接代考虑,找借口驱逐兰芝。汉朝统治者为巩固新生的封建制度,通过独尊儒术,将诸子百家之一的儒学改造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礼法制度。董仲舒制定的“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将权力一级级集中于君王的手中,而女性却成为社会的最底层。“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成为婚姻生活的至上权威。焦仲卿和刘兰芝看似受到的是焦母和刘兄的逼迫,但实际上他们对抗的是背后的整个封建礼法制度,所以俩人双双殉情的结局,无疑是对封建社会扼杀人性的血泪控诉。 4、你认为新时代的女性应该有怎样的爱情婚姻观? 完成情境任务:跨时空的相遇《氓》中氓、《氓》中的被弃女、刘兰芝、焦仲卿这些人都在你的朋友圈中,他们对于婚变这件事同时发了一条“往日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的朋友圈,你想在谁的动态下评论,评论什么?请你表达出来。 板书设计: 作者简介 由春秋,绥芬河市高级中学语文教研组长,诗意语文教学设计高中组主持人,工作十余载,无骄人的成绩,安于一方讲台的琐碎生活,爱读点闲书,愿追随名家的脚步,做润泽人心的教育! 沈旋 崔卫东 由春秋刘银星 投稿邮箱: 初中: 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