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看最好 http://m.39.net/pf/a_4323074.html初中毕业前夕,绥芬河第二中学九年二班的学生们收到了班主任宋德凤老师精心准备的一份特殊的礼物——作文集。这本名为“那些年我们写过的作文”作文集,收录了40余名学生的篇作文。扉页上印着届孩子们三年前刚刚升入初中时的照片,轻轻扣开扉页。一张张记录着孩子们纯真笑脸的照片映入眼帘,接着就是孩子们三年来的优秀作文集锦。这是一份跨越三年的作文集。一页一页是老师的心血,也是孩子们的成长记录……九年二班的语文教师宋德凤从带第一届学生开始,就培养学生们养成记日记的好习惯,三年后,很明显地看到,坚持下来的,作文能力都在提高。甚至学生的朋友圈质量都有所提高。带第三届学生(9-)的时候,恰逢学校课改两周年,她就组织学生写了征文,学校编辑成册,这也成为作文集的雏形。当平日的碳素笔字变成铅字,当枯燥的文字有了趣味和灵性,孩子们收获到发表作品的喜悦,宋德凤也满心欢喜。而随之宋徳凤的任务量也日渐增多:批作文,改作文,印作文,发作文,循环往复,而她却乐此不疲。语文教师、班主任、教务处副主任,身兼数职的她,在完成常规工作后,挤时间批作文,白天忙不完,她就带回家,孩子小,她就哄睡了再改,什么也没有耽误她为学生们修改作文的脚步……学生们写得起劲,她批改得也有动力。平日里,学生们当堂完成作文,宋老师批阅修改后,学生们把文章打字交电子版,宋徳凤再用A4纸打印出来供学生们传阅学习并收录存档。待到初中毕业后,把三年里他们的优秀作文编辑成册,送给每一位学生。她每带一届学生,便把上一届的作文集拿给学生们欣赏学习,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一个难忘的节日,一场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带孩子们郊游的感受,疫情之下的想法与体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她都引导学生记录下来,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感受到,写作不是难事。把所见所感用文字表达出来,其中的奥妙,语言的运用,他们自己也会在日积月累中一点点提升。既达到了写作训练的目的,更让他们的精神获得成长。经过三年的历练和素材的积累,一些面对作文无话可说的孩子,有了表达的欲望和记录的好习惯,还有很多孩子,走上了写作的道路。就这样,宋徳凤带领孩子们坚持了一个三年又一个三年……从二中校长徐可明的口中得知,宋徳凤也是二中的毕业生,从小梦想当老师,长大后回到母校做了老师,而且从教十几年依旧亲近课堂。每一份跨越三年完成的作文集,不仅仅记录了学生的提升和成长,更凝结了一名教师对学生倾注的爱。目前,宋徳凤已经制作完成了3本作文集,集结了余名学生的余篇作文。宋徳凤说,她也曾是二中的学生,这一路上有很多的老师帮助过她,她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她上学时曾经的班级在她现在从教的教学楼里,曾经的老师是她现在的同事。这一切是那样的熟悉又亲切。她总想多为这里做点什么。“全心全意热爱我的讲台,我的学生,坚守我的初心,简简单单做一名好老师。这是我对培养过我的母校,我的恩师们的一种回报方式吧。”宋徳凤说。文/图/视频记者尹金婵编辑崔学智审核陈素玲统筹宋清华监制张晓勇刘文福 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