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1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pf.39.net/bdfyy/jdsb/190423/7082970.html

5月的边城,满山翠绿,春意盎然。在庞英华的木耳大棚内,一排排的圆柱型菌袋像袖珍沙袋,整齐地悬挂在钢结构架子上。伸手摸摸,刚刚冒尖的小木耳胖嘟嘟地粘在菌袋上。“咱这边是山区,气温低,木耳品质好,卖相也好。你瞧,它们长得很快,今天芽子刚拱出来,月末就能出头茬儿”。刚刚给木耳浇完水的庞英华欣喜地告诉记者。

初见庞英华,你很难将身材瘦弱、穿着朴素的她,与“致富能人”的称谓联系在一起。但是,当她谈起辞职、考研、创业的经历时,你会深深感受到她的不简单。

边上学边创业事业学业两不误

年,25岁的庞英华大学毕业后随丈夫来到绥芬河。年,接触食用菌种植后,已是两个孩子妈妈的庞英华作出了两个决定:辞去稳定的工作,投入创业大军;报考研究生,提升自己。经过两年的准备,年,庞英华如愿成了一名黑龙江大学民商法专业的在读研究生。然而,考上研究生的庞英华没有放弃自己的创业梦。善于思考、勇于挑战的她在学习之余,也在思索绥芬河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绥芬河食用菌产业发展规模逐年扩大,但菌农们会种不会卖,好产品不会吆喝。”认识到菌农们缺乏长远打算和品牌意识,产品缺少核心竞争力等问题,一个想法在庞英华心中酝酿。

“合作社可以让农民抱起团来规模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打造品牌价值,实现互利共赢。”就这样,庞英华开始创办合作社。万事开头难,她一有机会就给菌农“洗脑”:你们这样单打独斗不行,得抱团取暖,要做包装,有自己的品牌,这样才能卖上价。

面对菌农的疑惑和不理解,她决定自己先“试水”。年,庞英华牵头5名黑木耳种植大户,成立了绥芬河市富华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她当理事长。

甘做“新型农民”带领菌农发“菌”财

“抱团取暖”,统一采购、销售,合作社让社员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降低了生产成本。庞英华给记者算了笔账,就拿菌农们用的最多的锯末子来说,按每户生产5万袋来算,一户就需要10车锯末子,一百户就是车。由于需求量大,庞英华可以与原材料生产商和大型供货商洽谈,仅此一项,就给社员省了不少钱。

思路决定出路,创立之初,合作社便剔除中间商环节,直接与木耳采购商及国内知名品牌商洽谈供货业务。同时,借助绥芬河得天独厚的气候和自然条件、木耳品质较好的优势,打造自有品牌,逐步实现木耳品牌化、产业化。在富华食用菌合作社的产品展销中心,记者看到了包装精美的“珍之道”和“菌宝”两种黑木耳品牌。

由于木耳“销得出、卖价高”,合作社很快得到菌农的认可,迅速发展壮大。年,合作社创新营销,延伸产业链,结合“互联网+农业”的模式,通过淘宝、阿里巴巴、微店、大米网等线上平台,逐步发展并完善网络店铺,打造网络品牌旗舰店,实现了本地木耳面向全国的网络直销。当年合作社木耳产量突破吨,其中网络批发直购销售量30吨,电商销售额比年高出20%。

辞职、创业、考研、领办合作社,这一路走来,创业之路布满荆棘和坎坷,但也让庞英华感受到了人生的无限可能,体会到了奋斗拼搏后的充实,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经过短短两年多的发展,合作社辐射建东、建西、南寒、北沟等四个规模化木耳基地,食用菌种植面积已达余公顷,发展社员户,成为绥芬河市最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科技创新、新技术新品种示范、教育培训、生产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为目标,大力推行“互联网+品牌+公司+合作社+种植户”的新型“五+”模式,成为阜宁镇重点扶持的“特色农业示范项目”,先后被评为“黑龙江省巾帼创业示范基地”“黑龙江省首批农民田间学校”“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今年初,合作社又被评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年,庞英华即将研究生毕业,她的论文选题是《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构造分析》。庞英华说,研究生毕业后,自己还会做“新型农民”。“未来我还要带着富华合作社的社员,朝绿色农业、现代农业、科技农业发展,不但让‘金子卖出金子价’,还要让‘茵袋上长出黑钻石’”。庞英华充满信心地描绘着富华合作社的未来。

文/图记者曲香泓

编辑制作:崔学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