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初识宋静,是4月12医院,这时她已经在这里奋战了一个星期,虽然累到腿软,但精神却依然振奋。

宋静是牡丹医院泌尿外科护士长、医院医院医疗队总护士长,4月5日,她随同医院第一批医疗队赶到绥芬河。作为总护士长,她是上阵战疫的战士、坐阵指挥的调度,也是搬运物资的搬运工、转运患者的担架员。说起战疫的第一天,她说连续奋战20多个小时,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坚持下来的,但看到患者安置稳妥、治疗有序,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第一时间援助

紧急完成病区布置

“我是富有实战经验的护士长,熟悉救治工作,我去正合适。”在医院发出支援绥芬河的集结号令后,刚刚解除隔离的宋静主动请缨,虽然女儿和儿子再三的不舍,她还是毫不犹豫报名参加。

4月5日11时,医院医院医疗队33名医护人员整装出发,他们中有在医院省级重症集中救治区域中心战斗过的医生3名、护士12名,是一支经验丰富、能征善战的队伍。当日下午,他们医院,与该院医护人员汇合。而后,宋静的作息时间表就被彻底打乱了,忙得团团转。她和大家边吃盒饭边开会培训、分解任务,医院环境,组建病区,组织培训、分组、整改制度和流程。

“医院的护士没有参加过战疫,我们就抓紧时间讲解穿脱防护服流程,培训消毒事项。没有制度和流程,就紧急建立。”宋静说,最头疼的就是人手短缺,她将医院护医院护士混合编组,实行一带一、老帮新,尽快让她们熟悉工作规范和流程。

现场调度指挥

确保护理团队稳健运行

刚刚准备妥当,医院就开始接收患者。宋静和其他医护人员全都穿上了尿不湿,提前打好预防针。患者陆续到院后,护理小组迅速将患者运送回病区,进行各项检查,按医嘱进行治疗处置。

化验、检查、处置马不停蹄,医院多米长的走廊,护士们都在一路奔跑。三层防护服下面的衣裳,全部湿透,护目镜上满是雾,没有人叫停,没有人要求下战场。

宋静手中的对讲机响声也是此起彼伏:“护士长,我们病房病人需要CT检查;护士长,患者要订饭、订水……”宋静拿着对讲机,守着电话,现场指挥,能现场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马上联系指挥部帮忙解决。

医院也成为医护人员的食堂和宾馆,许多护士和她说:“护士长,我出病房了,吃一口盒饭,医院眯一会儿。”“护士长,我有穿尿不湿,还能坚持,可以8小时轮换。”“护士长,我是消毒组,我们消毒间隔时,可以让我擦地,打扫卫生。”……每当听到这些请求,宋静眼里都含着热泪,她知道,大家都是超长“待机”,面容疲倦、嗓子沙哑,但没有人退缩。

大家都叫她“护士中的战斗机”

4月6日,战斗还在继续。疲惫不已的宋静已经持续工作10多个小时了,许多人劝她休息一会儿,她说我是总护士长,是调度,还不到休息的时候。她和护士们一边接收新的患者进入,一边将收治的患者重新调换病区,便于分层分级治疗。

原有的病区已满足不了需求,需要启用新病区。她又和6日中午赶来的护士长王晴一同部署,将医院及穆棱、林口、东宁、海林和柴河各医疗队的护理人员重新组队,分别管理各个病区。

晚上,短缺的物资运到了,所有的队员都在病房内救治患者,宋静、王晴和医院护士杨宁三人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将整整一车的物资顶着雪全部搬运进病房。“单薄的防护服,一出去,就被风雪打透了,推到病区,又出一身的汗,再出去,又被打透。”

宋静到医院一个多星期,只回宾馆三次,其他时间都“长”在医院,大家都叫她“护士中的战斗机”。宋静说,在无硝烟的战场上,她的护理姐妹真的很伟大,这些护士很多是“90后”,但连续超长时间的工作,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她们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担负起了生死责任。“我们愿发挥自己的全部力量,助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用实际行动践行白衣战士的铮铮誓言!”

文字:武淑华首席记者唐凤来

原标题:《战疫快报

“难忘抗疫第一天不眠不休的坚守”——走近医院医院医疗队总护士长宋静》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