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辟建跨国经济合作区研究(一九九六年八月) 辟建跨国经济合作区是中俄经贸关系健康顺利发展的产物,也是中俄经贸战略升级和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 一、辟建跨国经济合作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必要性 1、辟建跨国经济合作区将有力地带动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俄沿边地区都是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通过辟建跨国经济合作区,将中俄沿边地区纳入国内国际的双向经济循环之中,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强双边和多边的经济技术合作,提高双边合作的质量和水平,积累资金和管理经验,以小区域的超前发展拉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2、辟建跨国经济合作区将改变我省生产力布局偏南的局面。长期以来,特别是在中苏关系恶化时期,本着“打后再建”的原则,国家和省很少对边境地区进行投资。因而,我省边境多是“老、少、边、穷”地区。通过辟建跨国经济合作区,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进行开发、建设,使我省的经济得到均衡发展。 3、跨国经济合作区是中俄全方位开放的新形式、新试点、沿边开放的支撑点,是中俄进一步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的窗口和前沿阵地,将起到“排头兵”和“试验田”的示范作用,为沿边其他地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开辟新思路。 4、跨国经济合作区将是中俄内陆地区进入国际市场的桥梁。跨国经济合作区不仅会加快当地的经济建设,同时又会形成较强的辐射面,活跃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强有力地带动腹地的经济腾飞。跨国经济合作区的发展离不开周围地区的资源、劳动力、市场和其它支援,反过来又会推动腹地的经济发展,跨国经济合作区与腹地在相辅相成的依托利用中协调发展。 5、跨国经济合作区的建成将使东北亚次区城合作布局更为合理,并将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发展。目前,拟议中的中俄沿边地区辟建跨国经济合作区将是东北亚经济区域中除环黄渤海、图们江次区域经济合作区之外的第三个“次区域”经济合作区。 (二)可能性 从区位条件来看中俄沿边地区,黑河和绥芬河市的区位条件比较优越,是辟建跨国经济合作区的理想之地。 1、优越的地缘条件。中俄两国是毗邻的大国,共同边界余公里,在如此漫长的边境地区有公路、铁路相通、水路相连。构成了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众多的对接口岸将沿边地区的城镇连结起来,形成了以边界为轴心的对称状的合作格局,这种无与伦比的地缘优势为辟建跨国经济合作区提供了地缘条件。 2、毗邻地区的经济结构互补、开发与开放的潜力巨大是辟建跨国经济合作区的前提。中俄毗邻地区有较强的经济互补优势,尽管中俄双方都在调整产业结构,但尚难做到自给自足。双方仍需从对方进口所需的产品。在中俄沿边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开发与开放潜力巨大的毗邻地区定会获得较大发展。 3、有优越的腹地支撑条件。黑河、绥芬河市均是年3月国务院批准的边境开放城市,是我省对外开放的窗口,两个城市都辟有边境经济合作区。黑河、绥芬河市的直接腹地为黑龙江省。黑龙江省是资源大省,具有丰富的资源,发展潜力巨大,是黑河、绥芬河辟建跨国经济合作区的支撑务件。而与其对应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和格罗捷阔沃市的腹地是开放程度高、开发潜力大的俄罗斯远东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森林、水利资源,是世界尚未完全开发又亟待开发的“宝地”。俄罗斯政府已决定在远东地区辟建自由经济区,以加强对外经济联系。特别是试图通过加强同东北亚国家,首先是同中国的合作来发展地区经济。 4、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黑河市与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是中俄两国边境线上规格最高、规模最大、距离最近、功能最齐全的对应城市。黑河市通过北黑铁路与国内铁路网相连,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通过公里的支线铁路可直接进入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贝阿铁路,正在筹建的黑龙江大桥建成后将把中俄边境地区连结起来。绥芬河市是中国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国家一类公路、铁路口岸,绥芬河东去97公里可达乌苏里斯克,与西伯利亚大铁路相通,由此向南公里进入远东南部沿海工业带和港口群地区,通过绥滨铁路与国内众多城市联系起来。 5、有显著增强的社会经济实力。改革开放给黑河和绥芬河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成为沿边地区发展最快的城市。年,黑河市外贸口岸进出口总额10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8%;绥芬河市边境贸易过货额实现1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7%。中俄贸易是黑河、绥芬河市经济发展的支柱,在中俄贸易的牵动之下,财政收入增加、工农业得到相应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交通、通讯、城市功能和口岸功能更加完备,完全适应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需要。俄罗斯远东地区也通过开展同中国的贸易丰富了商品市场,居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成为俄罗斯东部地区发展较快,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 6、有吸引外资合作的优惠政策。在实行沿边开放政策的同时,黑河、绥芬河市在税收、资金、土地使用权限、进出境人员管理、项目审批与立项等方面都制定了优惠政策,从而改善了投 资环境,吸引了外资,为辟建跨国经济合作区营造小气候。俄罗斯对远东地区的自由经济区也赋予了新的优惠政策。 二、中俄辟建跨国经济合作区进展状况 近几年来,由于中俄双方共同努力,辟建中俄跨国经济合作区有了较大进展。 (一)进展情况 两国从到年,由于中俄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辟建跨国经济合作区的某些重大问题有了新的突破。 1、地方政府对辟建跨国经济合作区达成共识。在中苏贸易迅猛发展和全国各地辟建经济特区、各类经济开发区热潮的推动下,早在年黑河市(现爱珲区)就提出了辟建经济特区的构 想。黑河市的建议得到俄罗斯阿穆尔州的积极配合和响应,并向国家申请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创建自由经济区。年2月,黑河市提出了联合辟建“国际性经济特区”的构想。牟7月、12月,中俄双方分别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和黑河市召开了两次国际研讨会。在此基础上,经过中俄地方政府的多次协商和研讨,午11月,黑河市政府与阿穆尔州签订了协议,确定跨国经济合作区的名称为“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国际经济合作开发区”,协议还明确了两国辟建跨国经济合作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