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2/2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绥芬河市准确把握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工作重点,聚焦“三强化、三提升”,扎实推进工作向深层次迈进,努力形成职能科学、运转有序、保障有力、服务高效、人民满意的乡镇政府服务管理体制机制。一、强化资源整合,提升乡镇政府服务功能。一是整合职能,优化机构设置。科学设置“三办三中心”:综合办公室、基层组织办公室、经济发展和财政办公室,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实施岗位管理,明确职责与权限,建立起机构设置合理、管理扁平有效、人员编制精干、运行机制灵活的行政管理体制。二是整合服务,明确管理权限。对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8领域55个公共服务事项进行梳理,形成《绥芬河市乡镇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整理明确了39项乡镇行政权责事项,40项村级公共服务事项。三是整合人员,加强队伍建设。推进编制向基层倾斜,配置选调生、“三支一扶”大学生、90群体毕业生累计45名,调整配备科级干部7名。设立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安监站、司法所和乡镇综治工作站,实现乡镇综治信访维稳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二、强化机制创新,提升乡镇政府服务水平。一是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快实施统一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把已城镇化的农民在村里享受的医疗、养老、最低生活保障服务全部纳入所居社区办理,实现农民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开放城市落户政策,取消对外来人口的各种限制,推进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平等化。二是推进服务模式一体化。以省级“多村一社区”试点为契机,着力推进谷盈社区建设,构建了“社区+农村”共同发展的城乡一体党建工作格局。三是推进网格管理信息化。投资近万元建设了绥芬河镇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强化网格管理服务层级联动,实现了社会治理模式从“管理”到“治理”,从“平面”到“立体”的飞跃。四是推进社会治理多元化。有序推进“三社联动”,大力孵化社会组织,已有64家社会组织参与到居民自治和社区活动中来。推动绥芬河市社工协会开展服务养老机构试点工作,已争取省级福彩公益金支持特困老年人资金15万元。出台了《绥芬河社区工作人员享受职称工资待遇实施办法》,足额兑现了职称工资。引导群团组织积极参与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打造了青年志愿服务队、关爱城乡女性健康温暖工程、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残疾人康复工程等品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绥芬河市社区(村)“两委”及兼职网格员、志愿者余人正在抗疫一线奋斗,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居民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逐渐成熟。三、强化配置保障,提升乡镇政府管理活力。一是实现党组织全覆盖。选优配强社区(村)党组织班子,设立党员工作室;完善“一委一品”党建品牌,打造“阳光”“便民服务圈”等16个特色鲜明的党建品牌;推进社区大党委建设,全市16个社区党支部全部升格为社区党委。二是实现社区建设标准化。近五年来累计投入达到万元,社区办公场所平均面积超过平方米,乡镇社区、村“一站式”服务大厅增加到16个,按照“一室多能”原则推动并规范“四室”建设,社区(村)党建、民政优抚、综合治理、文化活动等服务得到有力保障。三是实现财政体制相适应。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建立独立的镇级财政运行体制,实行镇财政自管、市财政监管的模式,赋予镇级财政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财务审批权和会计核算权,全面赋予了乡镇自主发展动能。四是实现绩效评价树导向。创立“分级管理,绩效考核”社区管理模式,推行“三级九档”绩效考核奖励标准,形成了6+4的社区绩效考核体系和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导向,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工作氛围。五是实现服务项目全公开。制定完善乡镇政府公开和村务公开制度,建立镇、村两级公开目录。创立“旗镇营商”
|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